鸡兔同笼问题解法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可以使用抬脚法解题。抬脚法解题就是让要让笼子里面的鸡兔都抬起两只脚。鸡没有脚碰到地面,兔子也少了2条腿碰到地面,那也就是说,笼子里的所有个体都少了2条脚,那现在脚碰到地面的也只有兔子了。也就是说,剩下的24只脚中,都是只有2只脚接触地面的兔子,可以进行反推。把兔子的数量已经算出来,那鸡的数量也自然可以算出来。《孙子算经》用算术方法来解:脚数的1/2减头数,即94/2-35=12为兔数;头数减兔数即35-12=23为鸡数。这种解法虽然直接而自然,也很合乎逻辑,但是却不容易理解。原来孙子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他假设砍去每只鸡和每只兔1/2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而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而每只“鸡”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1,每只“兔”的头数与脚数之比变为1:2。由此可知,有一只“双脚兔”,脚的数量就会比头的数量多1。所以,“独脚鸡”和“双脚兔”的脚的数量与他们的头的数量之差,就是兔子的只数。用列方程的方法,这个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则根据题意有:x+y=35,2x+4y=94,解这个方程组得x=23,y=12。
鸡兔同笼问题如何求解?
01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鸡兔同笼公式: 解法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解法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解法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 公式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总只数-鸡的只数=兔的只数。 公式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4: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5: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 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公式6:(头数x4-实际脚数)÷2=鸡。 公式7 :4×+2(总数-x)=总脚数(x=兔,总数-x=鸡数,用于方程) 公式8:鸡的只数:兔子的只数=兔子的脚数-(总脚数÷总只数):(总脚数÷总只数)-鸡的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