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蛋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蛋鸡,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蛋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蛋鸡的品种选择 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蛋质好,产蛋率高,而且粗饲,适应当地环境的本地鸡。 蛋鸡的允许苗选择 1、在无疫区,无疫场,种鸡群健壮,化技术高化规范,消毒严密,雏鸡毛丰满,眼有神肚脐收宿愈合好,行动灵敏,无残,经兽医部门检查无疫病鸡。 蛋鸡的雏鸡饲养管理 1、进雏时间 北方在2-4月份,育雏后气温暖,雨水少,日照充足,比较干燥,草本发芽,小虫繁殖渐多,适宜鸡在场内自由觅食的时间。 2、育雏室准备 ①笼、食水槽、铲、炉等设备用具放室内,加热试温达35℃以上。 ②40%癸甲氨铵与清水混和(1:600)或杀毒氨50g溶于100-200斤水中喷雾消毒,隔日用高锰酸钾、甲醛混合薰(每立方米30毫升甲醛/高锰酸钾15克)封闭1-2天,通风1天,再用进氧乙酸或碘酒消毒剂喷雾消毒室内和室外环境1-2次。准备进鸡,进鸡后每周消毒地面,墙壁、室外环境1-2次。 ③在笼底网上铺好干净无毒,无病源微生物的低。 3、雏鸡的运输 ①运输车辆和雏鸡箱要用碘酒或杀毒氧消毒凉干,每箱雏数要适宜不要进密。 ②运输车辆要有保温设备,雏鸡所在处温度在33-35℃而且空气新鲜。 ③要有专人看护,检查温度空气新鲜度及其它情况 ④行速要慢特别是上下坡和不平的道路及开始和停车要慢。 4、密度 接四鸡后,以每平方米笼面放50只左右,自上层往下放,平面网上养的自离热源近外往远处放,今后随鸡的生长逐步扩群。 5、育雏温度 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的同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第一周33-35℃,以后每周降2℃,直至18℃或室外温度持平,停止供热。(注意失火,烟薰和煤气中毒) 6、育雏室温度 1-6周相对温度55-60%,以后逐步适应自然温度。 7、光照 鸡龄(日) 光照时间(小时) 光照强度(度/m2) 1- 3日 23(千夜停1小时) 3-3.5 3-14日 17 2-2.5 14-21日 15 2-2.5 21-28日 13 2-2.5 29日后 12 2-2.5 8、饮喂 (1)鸡按排好后,让雌休息1--2小时,饮30--35℃含5--8%多维葡萄糖水或5--8%食糖加电解多维水;连用5--7天,以后改为饮清水。(水温要与室温相同) (2)饮水2小时后,喂煮的小米(沸水放米,再沸后即捞出)连用2--4天,改用料槽喂雏鸡料,14天后可在料中加适量新鲜优质、干净的碎青草、树叶或菜。喂料次数,开始每日6次,以后每周减一次,直到白天喂3次,达40--50日龄,转青年鸡料。 蛋鸡的青年鸡散养 1、备好青年鸡舍(也是今后的成年鸡舍)以每平方米饲养7--8只鸡,料槽、水槽、栖架、铁铲、扫帚等设备用具备好。 2、消好毒(和育雏室的消毒相同) 3、在转群前4天到转群后4天要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减少转群应激) 4、转群一般选择晴天的晚上,把鸡直接放在栖架之上。转群后2--3天内在舍饲喂,并训练鸡上栖架休息的习惯,过2--3天后鸡熟悉鸡舍环境后,放开鸡道,每日早晨一次在鸡舍周围放原料,和食槽和水槽添适量料和水,并逐步扩大原粮离鸡舍的距离,培养鸡在牧区内的觅食能力,以后逐步改为午、晚在食槽、水槽喂饮2次青年鸡料,要注意在每次喂饮时要吹口肖,使鸡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听口哨声回来吃食的习惯。 蛋鸡的产蛋期管理 1、及时打开舍内外产蛋容箱门口,并垫好柔软柴等。今后要及时清换。 2、在舍周围放适当的补钙槽(贝砂和石灰石悄各半)。 3、午、晚在食槽放蛋鸡料 4、每日上下午各拾蛋一次,在开始产蛋一段时间,在拾蛋时可留一枚蛋做引蛋培养鸡到产蛋窝内产蛋的习惯。同时要到运动场寻找野产的蛋,及时收回并损坏适宜产蛋的环境,迫使到产蛋窝产并形成习惯。 5、每日清扫鸡和洗刷料水槽一次,每周在清扫干净后彻底消毒舍、架和舍周围环境二次。 6、经常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吃料、饮水、产蛋、粪便情况,做发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及时解决。发现病理现象及时隔离治疗,如是可疑传染病及时报畜牧部门检查确诊。 蛋鸡的预防用药 1、1--3日龄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40只鸡10毫升(预防肠道细菌性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 2、16--18日龄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30--40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3、30--35日龄不丙沙星原粮70公斤水加5克/瓶,为广谱抗生素。 4、38--42日龄地克珠利溶液饮水0.5--1g/瓶,连用3--5天。 5、46日龄,阿维菌素0.2mg/公斤体重,拌料喂,隔7--10日再用一次(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6、57--59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30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7、70--75日龄,硫氰酸红霉素粉125毫克/升,连用3--5天。(防止细菌、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 8、100--104日龄驱除球虫,用药同4。 9、110--112日龄,用普百克饮水每日一次,每次20--25只鸡10毫升,连用3天。 10、125日龄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次用药同5。 11、今后一般不再用药,如有特殊情况,必须按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使用。 蛋鸡的免疫技术 1、1日龄鸡马立克疫苗防疫(注射) 2、7日龄新支二联(点眼鼻) 3、14日龄法氏弗苗(点眼鼻) 4、20日龄,禽流感油苗(注射) 5、25日龄新支二联苗(点鼻眼) 6、56日龄法氏弗苗(点眼鼻) 7、63日龄新城疫I系苗(肌注) 8、90日龄支气管炎H52(点眼鼻) 9、100日龄肌注禽流感油苗 10、110日龄新减二联油苗肌注 11、120日龄刺鸡疫苗 蛋鸡的饲料 所有原料加工及成品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规定,必须经县级以上绿色食品办考察审批后方可使用。 1、雏鸡料: 黄玉米60%,麸子105,槐呆粉(或苜宿草粉)5%,炒黄豆13%,花生仁饼10%,乳酸钙0.9%,益生素0.1%,氨化胆碱0.3%,金星维它0.04%,微量元素0.16%,食盐0.5%。 2、青年鸡料: (1)夏季:黄玉米56%,麸子10%,槐叶粉(或苜蓿草粉)10%,炒黄豆10%,花生仁饼8%,乳酸钙0.9%,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2%,微量元素0.18%,盐0.5%。 (2)冬季:黄玉米60%,麸子10%,槐叶粉(或苜蓿草粉)10%,炒黄豆10%,花生仁饼8%,乳酸钙0.9%,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3%,微量元素0.17%,盐0.5%。 3、产蛋鸡料: (1)夏季:黄玉米57%,麸子5.8%,槐叶粉(或苜蓿草粉)8%,炒黄豆13%,花生仁饼10%,乳酸钙1.1%,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3%,微量元素0.17%,盐0.5%,贝壳粉4%。 (2)冬季:黄玉米60.8%,麸子3%,槐叶粉(或苜蓿草粉)8%,炒黄豆12%,花生仁饼10%,乳酸钙1.1%,益生素0.2%,氯化胆碱0.2%,金星维它0.04%,微量元素0.16%,盐0.5%,贝壳粉4%。 (3)产蛋鸡不设沙槽(放石灰石硝)。 蛋鸡的弊端 蛋鸡饲养技术之中国蛋鸡饲养模式的弊端。蛋鸡业是最先发展的畜牧行业,超前其它行业很多年,业内分工体系完善,曾经是高效生产的典范,蛋鸡业首先出现问题也是必然。 蛋鸡业20多年积累的600多亿行业资本,解决了百余万人的就业问题,如今,庭院养鸡户,规模过大的养鸡小区内的业户将必须退出这个行业。 农户为基本饲养单位,庭院饲养,连片成为养鸡村;一部分村的养鸡户集中迁到村外,形成独立的养鸡小区。这是20多年形成的一种普遍的蛋鸡饲养模式,曾经行之有效,但这种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政府管理脱节 官方的兽医防疫体系同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不配套不协调,缺乏同市场机制和行业规律相协调的管理机构,政府多年来投入的资金使用效果不大。 生产规模总量过剩 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和行政管理,生产以3年为周期波动,鸡蛋,鸡雏,下架鸡的价格也随之波动,养鸡户无所适从,盲目跟风,重复投资,往往赔钱。导致房舍设备空置,资源浪费。 鸡蛋的商品属性不全 没有外在标识,无法区别内在品质,达不到食品卫生要求,低质低价,不符合现代食品消费潮流。小农户无法越过品牌蛋经营的门槛。 粪便污染 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大都院外露天堆放,污染环境,恶化了农村村落的生活条件。 生产工艺不当 开放鸡舍无法控制鸡舍内环境,冬冷夏热,白天光照过强,没有排风设备,室内空气质量差,饮水设备漏水,鸡的最基本生存条件得不到保证。生产的分工、分化不彻底,养鸡户即养产蛋鸡又养育成鸡,疾病交叉感染,育雏设备利用率低,育雏质量不达标。良种鸡的遗传潜力得不到发挥,育成鸡体重不够,产蛋鸡死亡率高,鸡的产蛋缩短,饲料利用率低,生产效率降低。 不符合生物安全原则 养鸡户自成体系,人畜禽混居,户与户相连,村与村相连,不同鸡群之间无防疫屏障,无法全进全出。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使用不当,无抗体监测手段。滥用抗生素和违禁药。早期感染传支,禽流感得不到控制,细菌病泛滥。形成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配套的服务体系也没有生物安全的概念,饲料、送料车、鸡蛋包装箱、运蛋车、运鸡车都是造成疾病传播的途径。 ;
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的 饲养 管理是怎么样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蛋鸡的饲养管理
1.育雏前的准备
选择优良品种鸡:一般从外形看,眼大有神,腿粗壮,肚子往回收,肚脐没有血印,握在手里感到饱满有劲,似乎将要从手里挣脱,这样的雏鸡成活率高。清扫鸡舍,铺好垫料或整个雏笼,备齐料槽、水槽等。检查光照,保湿设备,育雏器以及药品和饲料准备情况。雏前1星期,应对育雏舍和用具消毒,消毒剂对室内地面、墙壁、笼具、料槽、水槽等进行喷洒消毒。接雏前3天,育雏舍进行升温,舍温达24-25度,并制定好操作日程和防检制度。
2.育雏鸡(指1—42日龄)饲养管理
2.1 饮水与温度
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先要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最好饮0.1%的高锰酸钾水或8%葡萄糖,同时配合益生素,抗菌药物饮3~5天,要保证饮水充足,让其自由饮用。在鸡雏来到前24小时鸡舍加温,使室温达33-35度,以后每周下降1~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20-22度即恒定,不低于18度,如果温度过高产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附地,温度低时,鸡群出现扎堆,以鸡群均匀分布为宜。测量温度时,应以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比夜间高2度,应严防煤气中毒。
2.2 光照,通风,换气
光照除了对鸡性成熟有影响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开始育雏1—3天,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24小时,4—14天龄补充到18小时,以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到缩短到自然光照。无论正负压通风(正压通风指通过电机把空气直接压人鸡舍,负压通风指通过排出舍内污浊空气,便舍内产生负压)都不能将气流直接对着鸡群体。但通风换气时应注意保持育雏舍温度,防止室内空气污浊,前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70%,中后期注意防潮。
2.3 密度
雏鸡的饲养密度因不同的饲养方式而异,地面平养25-12只/平方米;网上饲养密度60-27只/平方米,随着日龄增加,饲养只数要逐渐减少。
2.4 免疫
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2.5 及时进行药物预防,防止中毒死亡
鸡白痢和球虫病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在饲料中添加0.2%土霉素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15日龄后应该预防球虫病,可按常规用量在饲料中添加氯苯胍等药物,但不可经常使用同一种药物,防止产生耐药性。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计算用药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以饮水方式给药。
2.6 防止扎堆挤压和兽害
密度过大、室温突然降低、受到惊吓、抢水、抢料等情况常发生鸡群扎堆致死。所以日常操作要小心,避免鸡群惊动。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在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随手关好门窗,堵塞室内所有洞口。
2.7 断喙及称重分群
雏鸡断喙一般在7-10天为宜,一般上切1/2,下切1/3,形成上短下长,切后用烙铁烙烫,使其结痂,防止出血过多,造成死亡。断喙前,饲料中加维生素K1以促凝血,同时加入抗应激药物以减少应激反应。称重对控制鸡群调整体态均匀是非常重要手段。从测初生重开始,每周末都对鸡群抽样称重一次,对于个别偏离鸡平均体重超过正负10%的个体,要把其单独放在一起,弱雏重点照顾,大雏适当减料。公母雏必须分群喂养。雏鸡在第4周龄时进行第一次分群,分群按照均匀度严格要求。
2.8 饲料的过渡及减少应激
雏鸡料和育成鸡料在营养上有较大区别,转换育成舍前几天不能突然换料,应该逐渐换料。由于疏散或转群换舍,很可能造成鸡只应激反应,所以在饲料或饮水中补加适量电解质、维生素、维生素C等。
3.育成鸡(43-140日龄)管理
日粮中适当减少蛋白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限制饲养,育成期饲料粗蛋白含量,从7-20周龄逐渐减少,即6周龄前占19%,7-14周龄占60%,15-20周龄占12%,代谢能11.30兆焦/千克。通过采用低水平营养控制鸡的早熟,早产和体重过大,这对以后产蛋阶段的产蛋量,产蛋持久性有好处。育成期饲料中矿物质含量要充足,钙、磷比例应保持在1.2-1.5:1,同时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比例要适当,地面乎养100只鸡每周喂砂砾0.2-0.3千克,笼养可按饲料的0.5%喂给。并注重限时、限量、限质饲喂。采用垫料平养或网上平养,以增加运动。每群300-500只。育成期从3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孵出的小鸡,可利用自然光照;9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孵出的小鸡不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定期抽测体重,掌握好膘情,不肥不瘦,符合品种体重要求。观察鸡群状态,粪便颜色,发现红色粪便及时给以抗球虫药物。
4.产蛋期(141-505日龄)管理
育成鸡达120-140日龄时,转入产蛋舍。并驱虫和剔除不合格鸡只。从141日龄开始改饲产蛋鸡日粮,要有一周的过渡。饲料品质要好,在饲料中添加蛋鸡乐防止鸡瘫、软壳蛋、畸形蛋,供给充足饮水。光照时间逐渐增加到16小时。从18周龄开始,每周增加0.5小时,到22周龄增加至16小时/天,到产蛋后期,增加至17小时/天。一般在料槽前距地面2.1米,间距3米设一个25瓦灯泡即可达到补光要求,且光照时间必须稳定。适宜温度为13-20度,最高不超过29度,最低不低于5度。加强鸡舍管理,防止热应激因素,避免惊吓鸡群。保持鸡舍湿度适宜(60%-65%),空气新鲜,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经常观察鸡群,观察粪便颜色、形状,鸡的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等,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和治疗或淘汰。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例如大肠杆菌、新城疫等。注意通风换气,便于清粪和打扫地面,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多雨季节容易暴发球虫病,平养的育成鸡更要注意及时给药预防。夏季蚊虫多,应提前做好鸡瘟疫苗的接种,防止发生鸡瘟。
鸡的挑选
一、从鸡腿、嘴的颜色辨别(产蛋前黄腿、黄嘴)。高产鸡,褪色越重产蛋率越高,250~300日龄的仍然是黄腿、黄嘴的为低产鸡,甚至为不产蛋鸡。产白壳蛋的鸡,腿、嘴为正黄色;产粉色壳蛋的鸡,腿、嘴为棕黄色。
二、从鸡冠上辨别。高产鸡的鸡冠红大、柔软、细腻有温度、倒向一侧、正常红色。低产鸡、甚至不产蛋的鸡,鸡冠立起不倒、有白点或白霜、冠薄。如果患有马立克氏病,鸡冠萎缩、没有温度、冠凉;若有紫冠、黑冠的鸡要及时淘汰。
三、从羽毛上辨别。高产鸡羽毛土色、蓬乱、不油亮、不光滑,颈部,背部、胸部有羽毛脱落或掉光的为高产鸡,如经常顺毛打扮,这样的鸡为低产鸡。
四、从肛门上辨别。肛门阔约肌松弛,挤压阔约肌周围富有弹性,有湿润感,并立即收缩,流出粘性分泌物,这样的鸡为高产鸡。肛门缩紧、周围肌腹挤压没有弹性,没有湿润感的为低产鸡。
五、从采食情况上辨别。饲喂时,高产鸡如饿虎扑食,狼吞虎咽、食欲旺盛,吃时不抬头、不挑食、迅速吃净。挑食不爱吃,甚至将饲料只啄不吃的鸡为低产鸡,甚至不产蛋。
六、从粪便上辨别。高产鸡粪便成型,形状成小头带白色,夏季喝水多一些,也基本成型,颜色正常。低产鸡及不产蛋的母鸡,粪便细长,干粪便较多。
七、从耻骨上辨别(摸裆)。高产鸡耻骨3~4指。低产鸡耻骨2指,甚至1指裆。
八、从腹部上辨别。高产鸡腹部宽大。低产鸡腹部窄小、瘦弱、胸骨尖似刀刃。
九、鸡贼的辨别。处理偷吃蛋的鸡:对于向上层笼啄蛋的鸡,可将其调到上层笼;对伸颈用喙勾蛋的鸡应予淘汰,或将其放入单笼。
十、从鸡叫声上辨别。高产鸡叫声洪亮整齐均匀,说明蛋鸡健康。长期不产蛋的鸡不叫、放哨,发现异常动物和 其它 小动物到鸡场,立刻大叫造成大群惊吓,产软壳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