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到底有多优秀?他为什么能获得那么多项目的冠军?
孙杨,1991年12月1日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国家游泳队队长,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男子400米自由泳奥运会纪录保持者。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孙杨是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奥运会世锦赛大满贯冠军得主,史上唯一一位男子400米自由泳世锦赛四连冠, 唯一一位男子800米自由泳世锦赛三连冠,男子自由泳个人单项金牌数居世界第一。孙杨是亚洲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奥运会及世锦赛金牌得主,亚洲唯一一位获得世锦赛MVP的游泳运动员。2015年,孙杨成为继菲尔普斯之后历史上第二位蝉联世锦赛MVP的男子游泳运动员。他是中国男子游泳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奥运冠军,唯一一位连续在两届奥运会摘金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中国男子游泳在世界大赛上至今共获18枚金牌,孙杨独揽14枚。每一位能成为世界冠军的优秀运动员,一路走来除了有骄人的运动技能外,一定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夺得广州亚运会1500米金牌的刹那,孙杨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朝看台上望去,他知道,妈妈正在那里为他欢呼。就像菲尔普斯在取得好成绩后,总在第一时间寻找自己的母亲,对于孙杨来说,妈妈同样是他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人。孙杨的爸爸妈妈都是排球运动员出身,现在杭州的一所高校里当老师。从孙杨进游泳队开始,十几年如一日,杨明每天都会熬上七八小时的汤,晚上给在基地训练的儿子送去。“每次我都是看着孙杨把汤喝完了才走。”杨明说。2005年,浙江游泳队的基地搬到了钱塘江对岸的萧山,杨明还专门买了一辆车,每天过江给儿子送汤。只要条件允许,孙杨的每一场比赛,杨明都会去到现场给儿子加油助威。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孙杨在北京集训。杨明就在游泳队驻地外车站旁边的宾馆里整整住了一个月时间,只为能在儿子每天乘车去训练和训练归来时,看儿子一眼,说上一句话。从孙杨小时候开始,爸爸妈妈就经常陪伴他到世界各地比赛,有爸爸妈妈在,孙杨总会觉得有更多的力量。这次奥运孙杨爸爸妈妈早早来到了体育场,等待着比赛的开始。为了有好运气,杨明还特地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为的是在看台上更加显眼。
游泳运动员训练有多艰苦
作为一名成功的游泳运动员,孙杨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伤病是运动员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去年年初,孙杨意外脚趾骨折,每天只能由队友推着或者拄着拐杖前往训练馆。即使这样,孙杨还是用固定装置固定住受伤的脚,然后坚持下水池训练。由于长期高强度训练,孙杨的右膝软骨已经严重退化。游泳运动员每天都要在水池中度过很长时间,一天到晚泡在水里,对皮肤伤害很大。据孙杨自己透露,他的指纹已经消失,每次出国签证需要按指纹时都非常麻烦。这些艰辛只是孙杨多年来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冰山一角,早在2015年,就有人统计孙杨在泳池中游过的距离已经能够绕地球一圈多。实际上,不只是孙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中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才能在赛场上挥洒自如,正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女性游泳运动员在训练中比男运动员遇到的困难要更多,因为女性每个月都有生理期。女性生理期尽量不要下水是基本常识,但是运动员们不可能连续多天都不下水训练,很多时候她们只能克服着身体的不适继续训练。如果不凑巧,生理期赶上了比赛,部分运动员还会用吃药的方式改变生理期的时间。2016年里约奥运会,“洪荒少女”傅园慧在接力比赛中没有发挥好,赛后她捂着肚子坦言:“是我自己没有游好,对不起自己的队友。肚子非常疼,来例假了,特别累。但是这也不是理由,是我没有游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运动员们的荣誉和金钱都是他们辛苦训练换来的,我们不仅需要在他们胜利时喝彩,更需要在他们失败时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