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珠

时间:2025-01-25 11:08:17编辑:阿奇

鹿角胶是什么?

鹿角胶性味,味甘;咸;性温。归经,肝;肾经。《本草崇原》记载鹿角胶: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女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鹿角胶原名白胶,以鹿角寸截,米泔浸七日令软,再入急流水中浸七日,刮去粗皮,以东流水,桑柴火者七日,旋旋添水,取汁沥净,加无灰酒熬成膏,冷则胶成矣。)
鹿茸形如萌栗,有初阳方生之意。鹿角形如剑戟,具阳刚坚锐之体,水熬成胶,故气味甘平,不若鹿茸之甘温也。主治伤中劳绝者,中气因七情而伤,经脉因劳顿而绝。鹿胶甘平滋润,故能治也。治腰痛羸瘦者,鹿运督脉,则腰痛可治矣。胶能益髓,则羸瘦可治矣。补中者,补中焦。益气者益肾气也。治妇人血闭无子者,鹿性纯阳,角具坚刚,胶质胶润下,故能启生阳,行瘀积,和经脉而孕子也。止痛安胎者,更和经脉而生子也。久服则益阴助阳,故轻身延年。
《药鉴》记载鹿角胶:
气温,味苦咸,气薄味浓。生精血,秘精髓,止血崩,除腰脊之疼,补虚羸劳绝之剂,血家之圣药也。与川芎同用,上补头角,及面部之血。与白芍当归同用,中补脾胃之血,使脾胃永不受邪。与熟地同用,下补肾家之阴。与条芩槐角同用,能补大肠之血而凉之。随其所至,而各有所补焉。鹿角胶是国医大师张震疏调生血汤之臣药,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鹿角胶作为珍贵的动物药在我国药用历史中已近二千多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白胶,被列为上品。在《本草逢原》中称鹿胶现称鹿角胶。其味甘、咸,性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止血等作用。关于鹿角胶《本草纲目》云:“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专于滋补矣”。《本草逢源》云:“熬胶则益阴补肾、强精活血”。然而《名医别录》、《外台秘要》、《千金方》等则又有散血解毒之说,亦有利于再障贫血之治疗。临床上广泛用于肾虚、气虚等证以及壮阳、抗炎镇痛、胃黏膜保护等方面。鹿角胶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动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多肽、激素、糖以及少量的微量元素等。
鹿角胶具体运用小提示:
1、在疏调宁坤汤之基础上若欲加强方药的补肾滋阴扶阳填精作用,尚可酌情加入当归、熟地、鹿角胶等。
2、国医大师张震认为鹿角胶滋养力强,既可补人体精血之不足,又有止血之功,古代医家多用于治疗虚劳之症。
3、枸杞子与鹿角胶互相配伍可起到补血、滋阴、扶阳等多种作用。
4、鹿角胶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动物实验发现运用鹿角胶后贫血小鼠与正常小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5、鹿角胶具有一定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其具有一定的改善骨代谢,增加骨胶原的利用,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之作用)
6、鹿角胶具有一定的壮阳作用。(实验发现,鹿角多肽能够显著增加雄鼠血浆中睾酮的含量)
7、鹿角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其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铜蓝蛋白的活性,有利于清除自由基)
8、鹿角胶具有一定的抗乳腺增生作用。(其一定程度上能调节雌激素水平;使乳腺腺泡萎缩,腺泡数目减少)
9、鹿角胶具有一定的保护胃黏膜作用。(实验发现,鹿角胶溶液可减轻胃黏膜充血、水肿、坏死、糜烂程度,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且可增强胃黏膜屏障)


什么是胶磨?为什么要胶磨?

胶磨最终目的是为了掩饰烘干不到位导致的开裂变形,心材腐烂、白边造假等问题,并使家具在段时间内触感品相极佳,利于销售流通。 在红木白边造假上漆等事件被揭露后,上漆被世人普通认知不可为后!胶磨这样的擦边球又出现了。胶磨比上漆更难分辨出问题,胶磨工艺是家具上漆的“孪生兄弟”,但它花费的人工也比上漆多更多! 胶磨的工作程序是:家具磨光后,用胶水把整个木头表面涂抹过去,然后再磨光,再涂胶水,再磨,再涂抹。经过重复操作,直到胶水把所有木头的毛孔全部堵死为止!然后开始上色,把白边遮盖掉!


鹿角胶珠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鹿角胶珠的炮制方法 4 鹿角胶珠的性状 5 鹿角胶的性味归经 6 鹿角胶的功效与主治 7 鹿角胶珠的炮制作用 8 鹿角胶珠的贮存方法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鹿角胶珠 1 拼音 lù jiǎo jiāo zhū 2 概述 鹿角胶珠为鹿角胶的炮制品,方法为蛤粉炒。蛤粉炒鹿角胶宋代已有,见《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鹿角胶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即鹿角盘)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块[1]。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归肾、肝经,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蛤粉炒后可降低其黏腻之性,矫正其不良气味,使之质地酥脆,便于服用,并利于粉碎,可入丸、散剂[1]。鹿角胶珠呈类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光滑,附有蛤粉,质松泡而易碎,气微,味微甜[1]。 3 鹿角胶珠的炮制方法 梁代有作白胶法(《本经集注》)[1]。 南北朝有以无灰酒煮成胶(《雷公炮炙论》)[1]。 唐代有炙、熬令色黄的方法(《外台秘要》)[1]。 宋代有蛤粉炒、螺粉炒(《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法[1]。 明代增加了炒如珠子(《普济方》)、鹿角霜拌炒成珠(《证治准绳》)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捣碎、切块、蛤粉炒等[1]。 鹿角胶块的制法:去净杂质,擦去灰尘,捣成碎块,或烘软后,切成小方块(丁)[1]。 鹿角胶珠的炮制方法为:将蛤粉置热锅内,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鹿角胶块,不断翻动,炒至鼓起成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1]。 每100kg鹿角胶块,用蛤粉30~50kg[1]。 4 鹿角胶珠的性状 鹿角胶为立方块或不规则的碎块,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有的块上有黄白色泡沫层[1]。质脆易碎,断面光亮[1]。气微,味微甜[1]。 鹿角胶珠呈类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光滑,附有蛤粉[1]。质松泡而易碎[1]。气微,味微甜[1]。 5 鹿角胶的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归肾、肝经。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 《名医别录》:"温,无毒。" 《本草正》:"味甘咸,气温。" 《本草汇言》:"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6 鹿角胶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鹿角胶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 《中药大辞典》:鹿角胶具有补血,益精的功效。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腰痛,阴疽,男子阳痿、滑精,妇女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中华本草》:鹿角胶具有补益精血、安胎止血的功效。主肾虚、精血不足、虚劳羸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备、阴疽疮疡。 《中药炮制学》:鹿角胶用于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1]。如治妊娠胎动,漏血不止的鹿角胶汤(《圣济总录》);治五劳七伤,腰脊疼痛的鹿角胶煎方(《太平圣惠方》)[1]。蛤粉炒后可降低其黏腻之性,矫正其不良气味,使之质地酥脆,便于服用,并利于粉碎,可入丸、散剂[1]。 《神农本草经》:"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 《名医别录》:"疗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酸疼,多汗,淋露,折跌伤损。" 《药性论》:"主男子肾藏气衰虚劳捐,能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主吐血。" 《医学入门》:"主咳嗽,吐血,咯血,嗽血,尿血,下血。" 《本草纲目》:"治劳嗽,尿精,尿血,疮疡肿毒。" 《玉楸药解》:"温肝补肾,滋益精血。治阳痿精滑,跌打损伤。" 《吉林中草药》:"补脑,强心。治大脑水肿。" 7 鹿角胶珠的炮制作用 鹿角胶味甘、咸,性温[1]。入肝、肾经[1]。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能[1]。用于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1]。如治妊娠胎动,漏血不止的鹿角胶汤(《圣济总录》);治五劳七伤,腰脊疼痛的鹿角胶煎方(《太平圣惠方》)[1]。 蛤粉炒后可降低其黏腻之性,矫正其不良气味,使之质地酥脆,便于服用,并利于粉碎,可入丸、散剂[1]。 8 鹿角胶珠的贮存方法


上一篇:凤凰于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