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越战争是哪一年
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1965年8月1日,首批援越部队(高射炮兵2个师另1个团)分别从云南、广西开赴北越作战。1973年8月,在越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中国支援部队全部撤回国内。
抗美援越哪一年开始呢?
抗美援越1965年4月开始,1973年8月结束。1965年4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抗美援越战争:1954年法国退出越南,美国开始介入越南战争。1955年1月以后,美国向南越派遣大量军事人员,逐步取代了法国在南越的地位,并竭力扶植西贡傀儡政权。1959年南越颁布法令,对持不同政见者和起来反抗吴庭艳的人民格杀勿论。北越根据形势提出了在南方进行武装自卫斗争的主张。1963年8月28日,胡志明发表关于越南形势的声明,要求美帝国主义者撤出越南南方,南越的问题必须由越南南方人民自己解决。8月29日,中国政府发表了《反对美国—吴庭艳集团侵略越南南方和屠杀越南南方人民的声明》。
为什么要抗美援越
n Tranh Ch?ng M? C?u N?c)中国方面称抗美援越,是越南共和国(南越)与美国同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民族解放阵线”之间的战争。越战是二战以来美国参与的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很多人也认为它也是冷战的一部份,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希望统一越南的北越领导人胡志明支持南方的游击队“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南越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最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美国因国内的反战浪潮,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抗法援越: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则扶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境的控制权,越共和法国进行了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共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北部。根据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统治,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之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称“南越”)。两者有先后关系:抗美援越发生在抗法援越之后,美国的势力在法国退出越南后进入了该地区,它取代法国,与北越交战.
抗美援越的历史意义
战争意义
第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
第二: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第四: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五: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显示我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与决心。
建国后中国一共打了几次仗。
建国后6次对外战争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
1、抗美援朝战争;
2、中印边境反击战;
3、抗美援越战争;
4、中苏珍宝岛之战;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
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在这六次对外战争中,中国的对手分别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超级大国苏联、地区霸主印度和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然而,世界看到的不是加之于这些国家头上的“桂冠”,而是六次战争的胜负。这是一段多么不平常的历史!中国人值得自豪和骄傲!
一共是六次1、抗美援朝战争;2、中印边境反击战;3、抗美援越战争;4、中苏珍宝岛之战;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在这六次对外战争中,中国的对手分别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超级大国苏联、地区霸主印度和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然而,世界看到的不是加之于这些国家头上的"桂冠",而是六次战争的胜负。这是一段多么不平常的历史!中国人值得自豪和骄傲!!
中国解放后的几场战争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10年,中国政府为维护世界及远东和平,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事,它们依次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苏边界武装冲突、西沙海战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这五个战事均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被迫进行的。一、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是指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并最终取得了极大的胜利,是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对外战争首次取得胜利。二、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三、中苏边界战争(珍宝岛战役)1969年中苏边界出现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中苏两国的紧张对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边防部队在边界上进行的还击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一事件战略规模之大和耗费之多,超过建国后的历次军事斗争。由于当时中国政府的努力和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边界冲突未进一步扩大,但是由此造成的中苏两国在战略上的严重对峙,对于中国和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对外关系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西沙海战四、西沙海战是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此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完胜告终,从此中国牢牢控制西沙群岛。五、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