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钱不在乎,小钱却斤斤计较?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消费习惯特别矛盾的朋友,他们往往大钱不在乎,小钱却斤斤计较,我有个朋友非常乐衷抢购、尤其对那种“买一赠一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没有他不知道的打折消息,但对于买车,他却选择离家门口最近的4S店,朋友都劝他,你多对比几家,可以优惠几千块钱呢,但是他会觉得“我车都买的起,还在乎这点小钱做什么?”像这种大钱不在乎,小钱斤斤计较的栗子很常见,例如去商场买衣服付几千块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却因为群里红包抢的最少而感到失落,又例如去商场吃个饭几百块钱不心疼,却因为停车超过一分钟多付5块钱而闷闷不乐。
一、人们的“心理账户”
那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么多矛盾的行为呢,消费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心理账户”,可以用来解释以上的现象,就像银行账户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心理账户,心理账户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心理账户这个概念,最早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提出概念。塞勒发现,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为了更好的理解心理账户,我们来玩个游戏,第一种情况:假设今天晚上在国家大剧院有一场你等了很久的演出,你早在几个月前就买了这张票,票的价格是1000块钱,晚饭过后你准备出门,却发现票不见了,你找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没有找到,这时候如果你不想错过今晚的演出,你只能重新购买一张,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做?你是买?还是不买?
第二种情况是你没有提前买票,而是打算到现场买票,刚从家出发,发现自己把一张1000元的购物卡弄丢了,此时此刻,你还会不会选择去国家大剧院花1000块钱买这场演出的门票?这种情况下你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以上实验是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设计的,研究者从中发现,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不再重新购票,也就是选择不看了,而第二种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去看演出,尽管他们丢了1000块的购物卡,不知道你们的答案和实验结果的大多数人是否相同?
从两种情况比较来看,其实情形是一样的,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损失了价值1000元的东西,不同的是损失的形式,为什么同样是损失1000元,但对于是否选择去看演出的决策却是截然相反呢?这个就是心理账户带来的误区。当我们丢失门票的时候,我们会将两张门票放在同一个账户里面去计算,这样会觉得看一场演出要花费2000,这个价格太高了,所以选择不看了,当购物卡丢的时候,你就会将购物卡的钱和买门票的钱分别放在心理两个不同的账户,分别考虑,这时候你会觉得门票还是1000块钱,不影响我去看演出。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认为,人们在决策的时候,都有两套算法,一套是经济学算法,一套是心理学算法, 经济学算法里面,人们相对理性,每一块钱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无论这100块钱是你赚的还是你捡的,都是一样的,对于你来说都是你的财富,而在心理学算法中是不一样的,钱从哪儿来,花到哪儿去,每一块钱都是专款专用的,人们在日常支出预算中,会把衣服和演出这样的事物,严格放入两个不同的账户中,这就会产生演出票丢了就不去看了,但是购物卡丢了,我还是会选择去看的原因,但客观来看,我们的任何决策都不应该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除了在消费行为方面,我们会有不同的心理账户,人们对于收入方面,也会设置严格的心理账户,甚至你在不同时间赚的钱也会被放在不同的账户上,例如:“假设晴天的时候,出租车司机一天赚500元,而下雨天的时候,半天就可以赚500元”如果你是司机,你会选择晴天多工作,还是雨天多工作?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在生意不好的晴天,早点收工回家,而雨天生意好的时候,就多工作而晚点回家。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加州理工大学教授研究发现,为了能够支付日常的开支,司机一般会给自己的日收设定一个小目标,例如每天赚够800块钱回家休息,所以他们的行为恰好就是和理性分析相反的,他们会在晴天的时候为了赚够800块而工作到很晚,而在雨天的时候早早赚够800回家休息了。这就是因为心理账户的作用,“认为今天的工作,不能被明天的工资所替代”,从中我们也可以引申出一个关于工作效率的道理,每个人的工作状态都是有周期性的,有时候工作效率高,有时候工作效率低,可以依据工作状态来调节工作的节奏和时间,而不是每天给自己定量工作,从效率来说,这不是一个最佳的选项。
除了以上所说的,很多商家也是利用这一点让消费者买买买,比如你会发现一些商家促销时会直接打折,比如8折、6折等等;而更精明一些的商家则会把促销设计成满200减100,或者满500减200,这时,它们就充分的利用了我们的心理账户,比如满200减100,我们的潜意识会觉得自己不是花了100,而是省了100。
除了满额减之外,还有的商家会告诉你,满1000返500代金券,这时人们通常会将1000元归到支出账户,而500元归入收入账户。强烈了区分了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让我们觉得自己获得的优惠更多。但实际折扣算下来就是6.6折,但是如果商家直接说打6.6折,你就不会有太多消费的欲望。甚至有时候,我们细算下来这种满减的优惠力度有时候根本不及折扣的优惠,但就是这种算法会让消费者更容易买单。
二、面对心理账户,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1、 首先能意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充分识别心理账户的运用;
2、 钱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没有差别,要让钱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流通,而不是割裂开来;
3、 我们可以利用换位思考法,设想自己在相反或者其它情景时该如何决策,看看自己的决策是否跟原来一致。如果在两种等价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是一致的,那么你的行为就是理性的。例如你在犹豫要不要卖出手中这支赔钱的股票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你就可以试着换位思考下,你愿不愿意买入这支股票?如果在你没有持有这支股票的时候愿意买进,那你就应该继续持有它。
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不同的心理账户,可以打通成一个大账户,更好的作出理性的决策!
张晓风的有些人阅读理解
阅读张晓风的《有些人》(有删改)一文,完成后面小题。(20分)
①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③那天放学,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④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⑤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⑥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⑦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⑧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批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⑨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⑩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回忆的两件事。(4分)
【小题2】从下列两个句式中选择哪一个作为结尾更合适,为什么?(4分)
A.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更有价值。
B.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小题3】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1)请说出你对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3分)
现在的人为什么会在小钱上计较
看周围朋友的现状,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想要搞钱,但是他们不是在自己工作上努力工作,而是在各种软件上通过看视频、听书……来获取零散的钱。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只是一丁点钱,完全没有办法和我们的巨大开销做比较。但是很多人乐意去做这样的事。
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是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失望多了吧。面对工作,已不再是只要你努力工作就会有好高收入。现在看的是能力,看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利益。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一个普通的螺丝钉,他们没有办法为公司带来什么高收入。于是。只能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试图在工作之外挣点钱。
面对这种情况,你可能会说,现在想要挣钱有很多方法,只要你想做,就没有不可能的。你知道吗?很多人都是不爱学习的。对很多人来说,学业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所以,不爱学习的他们,只能通过看广告、视频这种方式来挣点蝇头小利。即使杯水车薪,但终归这也是钱。我们没有办法拿他去干什么大事,但是一顿饭钱还是可以出来的。
很多这样的人,通常都是花钱上大手大脚。面对这样的小钱却斤斤计较。因为这些小钱,浪费了太多时间。虽然在刷视频的时候大家是快乐的,但是却也乐在其中。
说到底,大家还是只看眼前利益,不愿意去获得长远利益。就像买股票,为什么赚钱的只有少部分人,只是大家只愿意去获得短期利益,不愿意去获得长期利益。因为时间太长了,他们不愿意去等待。漫长的等待,只会让他们忧心匆匆。
其实,大家应该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当我们学会一门技术的时候,它是永远的,你可以永远用它获取利益。所以,请大家别为了一些小利益而洋洋得意,我们应该学会为长远打算。只有这样,才会有持续的收获。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装穷?
农村的有钱人之所以要装穷,其实怕的就是自己的那些穷亲戚,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富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富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不装穷的话就会不断的有人上门来借钱,而且借出去之后大多都是有去无回,如果不借的话又会有人说闲话,因此富人都在装穷。而农村的穷人之所以会装富,其实说白了还是由于面子的缘故,有些人一年上头根本就没挣多少钱,但是老家的时候却是各种阔绰,连随便从口袋里掏出来的烟都是中华,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很有钱一样。其实这种做法就是为了不让大家知道他在外打工没有赚到钱,在这些人的眼中没有什么比面子更重要,但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在村里过得抬不起头会十分的难受。随着国家对于农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如今还有精准扶贫措施,如今大部分农民的收入都开始慢慢涨了上来,但是如今已不是实行人民公社的时代了,人与人之间总是会有差距的,也就肯定会有穷人与富人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