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鼻鼹

时间:2025-02-02 10:42:13编辑:阿奇

世界十大长相怪异的动物

世界十大长相怪异的动物如下:它们分别是独眼鲨鱼,格兰芬多毛园蛛,圆顶土地蜗牛,三眼恐龙虾,海百合,异涡虫,叶状螽斯,蚁龙,貘,白面粗尾猿。外貌特点:1、独眼鲨鱼2011年10月18日在美国加州海岸由当地渔民发现的只有一只眼睛的鲨鱼,称为独眼鲨鱼,鲨鱼的这种症状被称作“独眼畸形”,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缺陷。2、格兰芬多毛园蛛格兰芬多毛园蛛(Eriovixia gryffindori),园蛛科毛园蛛属的一种蜘蛛。身长7毫米,2016年发现于印度西部的西高止山脉。格兰芬多(Eriovixia Gryffindori),也被称为《哈利·波特》蜘蛛,因为它与《哈利·波特》丛书中的分院帽(魔法师戴的帽子)相似。最初是在印度卡纳塔克邦发现的。它是由Javed Ahmed, Rajashree Khalap和Sumukha Javagal发现的。蜘蛛有一个奇怪的形状的身体,身体由下而上逐渐变小,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形状,顶部是一个钩状体。蜘蛛的身体上覆盖着细小的白色和浅黄色的毛。3、圆顶陆地蜗牛圆顶陆地蜗牛生活在克罗地亚西部鲁特纳-亚玛-特洛加玛洞穴地下约900米完全漆黑的环境中。这种蜗牛没有眼睛,因为它们在完全漆黑的洞穴中生活根本不需要这个器官。它们的外壳没有着色,这使它们拥有一个幽灵般的外貌。科圆顶陆地蜗牛只有2毫米长,一周只能移动几毫米或几厘米4、三眼恐龙虾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在中国各地又俗称马蹄管子、王八盖子、翻车车、屎壳郎崽、数钱锁等,是已知的鲎虫中唯一在中国发现的一种。其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经历了三次地球世纪大灭绝之后,至今仍有数种品系存活,并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属于鳃足纲,鳃足亚纲,背甲目的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5、海百合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海百合的身体有一个像植物茎一样的柄,柄上端羽状的东西是它们的触手,也叫腕。这些触手就象蕨类的叶子一样迷惑着人们认为它们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种古老的无脊椎动物,在几亿年前,海洋里到处是它们的身影。6、异涡虫Xenoturbella,(因在中国未发现,还没有学者正式给予中文定名,现一般暂为“异涡虫”)是一类生活在海底后口动物,分布于波罗的海水域水下40-100米的软泥中。这是一类种类非常少的动物,现在仅知1属2种,但它在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却很神秘7、叶状螽斯叶状螽斯,新物种名,发现于马来西亚婆罗洲北部,鉴于它翅膀上分布着叶脉般的纹路,昆虫专家将其归为一个新物种。雄性的叶状螽斯通体绿色,而雌性则是一身靓丽的粉红色。8、蚁龙蚁龙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发现,在它的身上长着刺状的倒刺,主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过目前没有更多的相关信息。9、貘貘(学名:Tapiridae、Tapirus):貘科仅1属5种。分布于东南亚(1种)和南美洲(4种)。现存最原始的奇蹄类,保持前肢4趾后肢3趾等原始特征。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植食性。现有貘四种,是较原始的奇蹄类,曾遍及欧洲和亚洲,中新世开始迁入美洲。中国南方更新世统治地层中发现过貘属的化石,残存于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中南半岛以及美洲。美洲的4种貘均体色比较单一,体型大多小于亚洲貘。中美貘分布墨西哥到哥伦比亚之间。山貘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境内的安第斯山脉。10、白面粗尾猿白面粗尾猿主要分为圭亚那粗尾猿和金面粗尾猿,这种长相怪异的动物生活在巴西、法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白面粗尾猿主要以水果、坚果和昆虫为食。它们采食几乎所有的水果、坚果、种子和昆虫,拥有无可匹敌的消化能力,能对付各种各样的毒汁毒液,被喻为“抗毒之王”。

盘点:世界10大长相最奇特的动物,有的很吓人

盘点:世界10大长相最奇特的动物,有的很吓人

星鼻鼹,主要生活在北美洲东部、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部。   星鼻鼹是星鼻鼹族及星鼻鼹属的唯一成员。星鼻鼹主要生活在在潮湿的环境中,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蚯蚓及软体动物为食。与其他品种的鼹鼠一样,星鼻鼹同样会在离地不远的地底挖掘隧道来觅食,而这些隧道的出口通常都在水底。

星鼻鼹的特点是它在鼻尖长有21只触手,环绕着鼻尖,就像星星的光芒一样,因而为名。透过这些触手,星鼻鼹得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内找到猎物。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星鼻鼹透过触手找到猎物的能力比其他鼹鼠单靠视觉捕食的能力的数大倍。

孔雀蜘蛛是一种体型十分迷你的蜘蛛,身长只有5毫米,周身颜色非常艳丽,有点像小刺绣。孔雀蜘蛛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和孔雀一样进行开屏行为,以此来吸引自己的另一半,这也是它们名称的由来。

不过很无奈,因为它们的身体太小了,即使发生开屏行为人类也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借助于放大镜。

海猪的长相十分可爱,浑身上下都是水做的。海猪一般生活在水下1000米深的地方,外表看起来圆滚滚、肥嘟嘟的,它们是海参的一种近亲。

虽然外表看起来很透明,全是水,但是海猪的进化度十分完善,海猪有着成熟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海猪的身体十分脆弱,碰一下就会破裂,有可能导致死亡。有人看到海猪这么可爱想养几只当宠物,实际上海猪的皮肤里面含有毒素,最好不要接触。

这种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发现的叶尾壁虎,具有天然的伪装保护能力,因此很难被发现。它之所以能很容易地融入到丛林中,是因为它长了像叶子一样的尾巴。

叶尾壁虎是脊索动物的一种爬行动物。分布于澳大利亚梅尔维尔角,栖息于树上,喜食昆虫,卵生,体长从8厘米到30厘米。善于模仿成树叶,被誉为伪装大师,同时壁虎还可以变成黄色、绿色、橙色以及粉红色等颜色。 眼角上方带有突触,形似“睫毛”;尾部酷似枯叶,常常还在边缘带有锯齿状的凹陷,类似象树叶被昆虫咬食过,起到了极强的伪装。

荆棘龙也叫澳洲魔蜥,是澳大利亚的一种浑身长满刺的蜥蜴,它们利用这些刺来抵御外敌。它们能长到50厘米长,并能活超过20年。

红唇蝙蝠鱼,以其“烈焰红唇”闻名。体长可达25厘米,体平扁,尾部粗短。头平扁,宽大,平扁形。吻短,红色,有吻棘。眼大。当蝙蝠鱼成熟的时候,它们的背鳍会变成一个棘状突起,科学家推测其具有诱捕猎物的功能。特殊的是它有四条“腿”,有着一个大头,用胸鳍在海底“行走”。成年时,其背鳍会长成类似头角的刺状,投影来引诱猎物。长相真的很特别。

由于游泳能力很差,这种奇特的鱼类更多的是在海底爬行。主食是虾、软体动物、小鱼、螃蟹和蠕虫。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

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是海神鳃科、海神鳃属的海洋软体动物。俗称蓝燕子或者蓝龙。体长3-8厘米。体型扁平,末端尖细,头部圆钝,口腔周围有触须,齿舌具有锯齿状齿片,体侧有一对极小的嗅角。背侧银灰色,腹侧蓝色。体内有气囊。其腹足边缘两侧布有深蓝色条纹,并由体侧生出3-6枚附肢。附肢在末端分叉,以辐射状排列,构成了该种的露鳃,每根露鳃的末端均具有刺胞囊。

分布于世界多地的海域,如加勒比海、南非东海岸、莫桑比克、北大西洋、太平洋东北部、北太平洋、南非南海岸等。漂浮于海面,捕食僧帽水母、银币水母、帆水母、紫螺等动物。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不会被水母的刺细胞蜇伤,还会将猎物的刺细胞储存至自身的刺胞囊中,用于防卫。该种雌雄同体,2只交配完毕后均可产卵。

小飞象章鱼,它们的鳍长得很像大象的耳朵,所以就以迪士尼动物《小飞象》命名。

体长20厘米左右。胴部袋形,较短,长宽之比约为7:5,皮肤光滑,肌肉松软,长有两只“耳朵”和一个长“鼻子”。深海小型种,体半凝胶质。体前后收缩。外套腔开口为一窄缝,漏斗短小。内壳U形。卵大,外有卵管腺分泌物形成的坚硬外壳包裹。外形奇特。

小飞象章鱼通常生活在海底,平均寿命为3至5年。以在水深400-4800米最多。它们寻找猎物时徘徊在海床之上很短的距离。

尽管看起来像一只蚂蚁,并且被称为“蚂蚁”,但它实际上是一种无翼小蜂。这种昆虫也被称为奶牛杀手。雌性熊猫蚂蚁有较厚的毛皮,但没有翅膀。图片中的这只熊猫蚂蚁已经存活2年了。

第一次于1938年在智利被发现,在墨西哥的沙漠地区也有分布。

高鼻羚羊,别名赛加羚,属于牛科。体型中等,体长1.2-1.7米,背部黄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浓密且长;四肢较细;鼻骨高度发育并卷曲,内布满毛、腺体和粘液管,每个鼻孔中均有一特殊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以适应高原寒冷环境,同时也与灵敏的嗅觉有关。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仅雄性具角。

栖息于荒漠、半荒漠地带。结成小群生活,有时形成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迁移。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动。善于奔跑,速度快,且有耐力。于秋未冬初发情交配。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由于羚羊角是为名贵药材,长期遭到大量捕杀,中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原分布于俄罗斯南部、蒙古国及中国新疆北部,现仅见于俄罗斯。

~感恩与你相遇。


星鼻鼹怎么读

星鼻鼹读音为xīng、bí、yǎn。星鼻鼹鼠(学名:Condylura cristata)是一种生长于北美洲东部,在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部都有发现的小鼹。哺乳纲、鼩鼱目、鼹科的一属,而与星鼻鼹属(星鼻鼹)同科的动物尚有东方鼹属(巨鼹)、缺齿鼹属(缺齿鼹)等之数种哺乳动物。星鼻鼹是星鼻鼹族及星鼻鼹属的唯一成员。星鼻鼹仅在北美洲东部、加拿大东部及美国东北部被发现过,活动范围相比亲戚鼹鼠要小得多。星鼻鼹是一种小型动物,甚至比家鼠还要小许多,幼年星鼻鼹鼠体重不过35—75克,而体长也仅仅只有175—205毫米,成年后的星鼻鼹也不过比幼鼠大一倍而已。星鼻鼹生活习性:星鼻鼹在潮湿的低地生活,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蚯蚓及软体动物为食粮。星鼻鼹是游泳能手,能够在河或池塘的底部搜索粮秣,甚至能将在水中吐出的空气吸回。与其他品种的鼹鼠一样,星鼻鼹同样会在离地不远的地底挖掘隧道来觅食,而这些隧道的出口通常都在水底。星鼻鼹不管日夜都一样活跃,就算是冬天,照旧保持活力。有生物学家留意到星鼻鼹即使是在雪里亦能够挖掘隧道,而且在冰封的河流亦一样可以游泳。全身长着细密的黑棕色茸毛,这层茸毛具有防水、隔水的作用。

星鼻鼹是什么

【英文名】
star-nosed
mole
【拉丁前缀】
Talpidae(鼹科)
【学名】
Condylura
cristata
简介
如果要在动物王国中评选明星的话,星鼻鼹一定会以它奇形怪状的鼻子胜出,它那像章鱼触须一样的鼻子非常独特。著名的物理学家惠勒曾说过:“无论在何处,都要去发掘最奇特的事物,并加以探索。”当然啦,你很难想象还有比星鼻鼹更奇特的动物了。
鼻子的特点
它比较像是那种从飞碟里现身,向好奇的地球人代表问候的生物。它的鼻子周围有22条肉质的附器环绕成一圈,当它在自家环境间穿梭时,这鼻子常因快速颤动而让人看不清楚。
构成与演化
再加上生着巨爪的前肢,你遇到的就是一个令人兴奋难抑的生物学之谜。这种生物是怎么演化出来的?那个星星是什么?它如何作用,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对于这不寻常的哺乳动物,这些都是我想要解开的谜题。结果星鼻鼹不仅有一张好玩的脸,它还有着相当特化的脑,也许有助于解答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构成与演化这些长久以来的问题。
先知道以下事实,读者可能会安心些:星鼻鼹是小型动物,只能让磅秤的指针倾斜为50公克,大约是小鼠的两倍。它们生活在湿地的浅层地道中,遍及美国东北与加拿大东部,猎食的环境涵盖地下及水下。如同鼹鼠科其它30种左右的成员,星鼻鼹属于哺乳动物的食虫目,这类生物新陈代谢极快,随时饥肠辘辘,所以这胃口奇大的小小星鼻鼹必须要能找到足够的猎物,以度过寒冷的北国冬天。
捕食特点
和其它鼹鼠一样,它在土壤中寻觅蚯蚓;不过它还会在湿地栖境里营养丰富的泥巴与烂叶中,取食多种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也会潜游到池塘与溪流的浑浊水底,把猎物给揪出来。寻找猎物正是“星鼻”上场的时候。星鼻并不是负责嗅闻的嗅觉系统的一部分,也不是用来捕捉食物的第三只手,而是一个无比敏感的触觉器官。


上一篇:我还想她 林俊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