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菠萝蜜什么意思?我知道是经文,但不懂意思,
"般若波罗蜜"的意思是:为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其中的“般若(Prajna)”,勉强可以翻译为“智慧”。之所以没有在经文中直译为智慧,而仍保留梵音“般若”,是因为“智慧”二字只能诠释出般若的一部分意义,却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深远妙义。般若波罗蜜多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经典般若,也称文字般若,包括大、中、小三种般若经;第二种,是基般若,也称本性般若,即一切万法的基础空性;第三种,是道般若,也即见道、修道等五道;第四种,为果般若,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扩展资料:从证正法的角度讲,般若波罗蜜多有两个:一个是能到达彼岸的智慧;一个是已到达彼岸的智慧。前者是道般若,后者是果般若。而《心经》是经般若,因为心经内容就是般若,是开导宣说如何通达般若波罗蜜多之文句。它是经,又是能够到达智慧彼岸的方便,属于教证二法当中的教正法。能趣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能趣入智慧彼岸的般若,叫做道般若。通过现量证得万法体性皆空的智慧,能够到达菩提果位,所以称为道般若,也就是因般若。道般若属教证二法当中的证中法,不是佛相续的般若,而是圣菩萨相续中的般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般若波罗蜜 (佛教用语)
为什么中西方的翻译都起源于对宗教文献的翻译?
中国的翻译基本是跟进西方的,而西方社会受宗教,基本上是基督教影响,这与西方强烈的宗教背景有很大关联。我们看一下西方的文学作品、绘画艺术和音乐创作,大多基于对基督教的理解和认知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杰出人士都信奉基督教,其思想观念、作品都是有基督教风格。华严五教章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称宗教。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宗门,教为教门。即谓宗门指教外别传之禅门,以禅乃离言教,采以心传心之方式传宗;教门指依大小乘之经论等言教而立之教宗,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等均属之,相对于禅家而言,称之为教家。又有以宗为法相宗所说之八宗、华严宗所说之十宗;以教指天台所言之四教或八教、华严所判立之五教等;另有以教指三藏十二分教之一切经教,故知宗教一词可说涵盖佛教全体之意。自西方学术思想东传之后,一般皆以佛教所习用之“宗教”一词作为英、德、法等西语religion之译语。religion系由拉丁语religio而来,其语源有各种异说。或认为由ligare(结)之动词而来,含有神与人结合之意;或由legare(整理)之动词变化而来,表示严肃及仪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