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视频

时间:2025-02-03 22:47:47编辑:阿奇

原地推铅球技巧训练方法

  铅球是利用人体全身的力量,将一定重量的铅球从肩上用手臂推出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原地推铅球的技巧练习方法有哪些呢?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原地推铅球技巧的训练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原地推铅球技巧训练方法1   1、握、持球技术   (以右手投掷为例)握球手的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贴在球的两侧,以保持球的稳定。握好球后,将球放到锁骨内端上方,贴紧颈部,掌心向前,右肘微抬起,右上臂与躲干约呈90°角,躯干与头部保持正直。   2、预备站位姿势技术   画一条约1米长的直线,分别在直线前端的左侧和后端的右侧各画一条长约30厘米的斜线,两条斜线与直线的夹角分别小于45°和90°。左右脚分别踏在前后两端的斜线上,方向同斜线一致。左脚尖和右脚跟大约在一条线上。然后重心下降屈膝成半蹲,再将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向右转体约90°,并且稍向前屈,微低头含胸。左臂屈肘稍向上抬起。左膝适当外展,右膝稍向内扣,右脚前脚掌着地向内扣。   上体、右臂和左臂的前臂适当放松,两眼视右脚的正右侧方约0、5米的位置。身体大部分体重落在右腿上。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到能轻轻抬起左脚为宜,背部要放松。正确的站位姿势基本上应为四条线:第一,左肩、右膝、右脚尖在一条垂线上;第二,右臀尖与右脚跟在一条垂线上;第三,右脚在投掷圈圆心附近,左脚在与投掷方向偏左夹角为30°~45°附近,右脚跟与左脚尖处于一条直线上;第四,身体左侧成一条斜线。   3、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   在教学中对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的理解存在着较多的异议,有人提出蹬、转、送、挺、推、拨;有人提出蹬、转、挺、推、拨;也有人提出仰、蹬、转、挺、推、拨;以上种种提法虽各有侧重,但显然不够全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提法更为恰当,正确的最后用力顺序可概括为八字要领:蹬、转、送、抬、挺、撑、推、拨。是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蹬、转、送”是是蹬转右脚、右腿,向投掷方向推送右髋的下肢动作。“抬、挺”是指抬上体挺胸动作。   “撑”是指左侧保持高重心的有力支撑。“推、拨”是指快速推球拨指。在做好预备站位姿势的条件下,应即时蹬转右腿,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推送,上体迅速抬起,在左臂牵引下,迅速转体挺胸,在左侧有力支撑下,依靠身体侧弓反振动能,力量由下肢,经髋、腰、胸、肩、上臂、前臂、手腕,最后传至手指,将铅球有力地沿38°~42°角掷出。   原地推铅球技巧训练方法2   1、学习握、持球   握好球后,为了更好地体会球的重量,有良好的球感,可将球在两手之间交换倒球,身体重心随球前后移动。持好球后,可做下蹲、站起练习;轻轻向上跳起,保持球不晃动练习。   2、学习原地正面推铅球(或实心球)   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单手持球,推球前身体后仰或成背弓,然后挺胸将球推出。或推球前两腿弯曲成下蹲,然后快速蹬伸髋、膝、踝,最后挺胸、抬头,投掷臂加速将铅球向前上方推出。要求动作开始于两腿蹬地,自下而上用力;利用全身力量协调推球,身体左侧及时制动,协同配合身体右侧用力。   3、学习原地前后开立推铅球(或实心球)   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伸直支撑,右脚在后提踵跪膝支撑,身体后仰大部分体重在右腿上,然后右脚蹬地送髋前移,当重心移至左腿上时,左腿及时配合向上蹬伸。随即挺胸、抬头,投掷臂加速将铅球向前上方推出。要求体会自下而上用力顺序;利用全身力量协调推球,身体左侧及时制动与支撑,协同配合身体右侧用力。   4、对墙正面推实心球   学生对墙正面开立(距离约1米)右手持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伸臂把球快速推到墙上,手腕、手指用力拨球,双手把球接回。要求球推在墙上的高度根据学生的身高等情况选定,主要体会扣腕拨指动作。   5、快速向下推实心球(或铅球)   学生两脚开立,右手持球于右肩颈部,左手扶球,然后快速推垂直推向地面,手腕、手指用力拨球。要求球的落点在两脚之间稍前处,右臂要加速用力,主要体会快速出手的肌肉感觉和掌握正确推球的感觉。   6、原地“蹬、转、送” 徒手模仿练习   学生做好预备站位姿势站立,然后右脚积极蹬地转右腿,推送右髋,身体重心从右腿移动到左腿上;或与同伴一起做蹬、转、送、抬体徒手模仿练习,模仿者做好预备推铅球姿势,同伴在其后面抓住其右手,起到固定作用,模仿者反复进行蹬转送抬体练习。要求右脚蹬地有力,右脚、右腿、右髋转动迅速,并且每次都要力争转正,在转动的同时髋部积极向前上顶送。上体放松,不要积极转动或向上抬起。左臂放松,紧扣左肩使肩轴和髋轴形成交叉,   身体处于扭紧状态。主要让学生体会下肢的用力顺序。完成蹬地转右腿,推送右髋的练习。   7、左手握橡皮筋辅助练习   将一条适当长的橡皮筋的一端系固定住,左手握住橡皮筋的另一端并适当拉紧,先做好最后用力的'预备姿势,然后做快速的蹬转练习。要求两脚和髋转动迅速,并且每次都力争转正,在转动的同时髋部积极向前上顶送。上体放松,不要积极转动或向上抬起。左臂放松,不能主动拉橡皮筋。   8、右手握橡皮筋辅助练习   将一条适当长的橡皮筋的一端系固定住,右手握住橡皮筋的另一端放在锁骨处,将橡皮筋适当放松,然后做最后用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脚和髋的快速转动与顶送上,重点体会用力顺序和下肢力量的传递。要求在开始练习时右臂不主动伸臂,右手握紧橡皮筋控制在锁骨处,当动作熟练以后,右臂同掷铅球一样用力挥臂。左臂摆到身体的左侧时要及时屈肘制动,控制左臂不能摆到身体的后面,更不能直臂向后摆动。   9、原地徒手完成“蹬、转、送、抬、挺、撑、推、拨”的练习   要求保持上体和上肢的适度放松,保持较好的左侧支撑,使学生体会完整的用力顺序。主要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完整的原地推铅球用力顺序的过程。   10、原地持实心球(或铅球)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连贯放松,用力顺序正确,能够掌握正确的最后用力方法。主要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最后用力顺序。可以利用摄像机把学生的技术动作录制下来,进行分析、纠正技术动作。   11、“弹振”推铅球练习   做好推铅球预备姿势站立,蹬转送髋、抬体、顶肩不伸臂,利用蹬、转、送、抬的速度将球弹出。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蹬、转、送、抬、挺依次用力。主要解决学生只注重上肢用力,而不会下肢用力的问题。   12、推轻铅球练习   使用轻于5kg铅球进行练习(体育考试采用5kg重量的铅球进行考试),一般在训练初期和在进行以跑、跳速度力量为主的训练中投掷轻铅球。单独使用轻铅球的时间不宜过长。   13、推重铅球练习   使用重于5kg铅球进行练习,一般安排在力量训练课之后投掷重铅球。单独使用重铅球的时间不宜过长。   14、不同重量铅球混合练习   在训练课中和训练课间采用两个或三个不同重量的铅球进行练习,训练中应安排先重后轻的顺序进行训练。注意在考试的前期不应使用不同重量的铅球,应采用5kg的铅球为主。混合使用不同重量的铅球,它能分化运动员的感觉,减轻疲劳;能有效提高动作速度,增加动作幅度;并防止动作节奏的僵化。   总之,推铅球训练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反复训练技术动作,从严要求,让考生掌握好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并全面发展力量等身体素质;考生都可以拿到好的成绩,甚至满分。   拓展: 推铅球比赛规则   铅球比赛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   5、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   6、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7、(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b)不允许使用手套。   (c)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d)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e)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f)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   9、如果在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方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2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为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投掷的时限之内。   10、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1、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铅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2、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4、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铅球投掷圈   15、结构:投掷圈应用铁、钢板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其上沿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 14-26毫米。也可使用符合上述规定的活动投掷圈。   16、规格: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135米(±5毫米)。铁圈边沿至少应厚6毫米,漆成白色。   17、从金属圈顶两侧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为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圆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抵趾板   18.结构   抵趾板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漆成白色,其形状应为弧形,以便使其内沿与铁圈内沿重合。应将抵趾板安装在两条落地区角度线之间的正中位置,并固定于地面。   注:可以使用国际田联以前规定的抵趾板。   19.规格   抵趾板宽度为11.2-30厘米,内沿弧长1.22米(±1厘米),高出圈内地面10厘米(±2毫米)。   铅球   20.结构   铅球应用固体的铁、铜或其他硬度不低于铜的金属制成,或由此类金属制成外壳,中心灌以铅或其他金属。铅球的外形必须为球形,表面不得粗糙,结点处应光滑。   21.铅球应符合下列规格:   注:女子甲级使用的铅球与成年女子相同。   22.在规则第12条回(a)的比赛中,只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在比赛中不许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何器材进入比赛场地。   在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铅球落地区   23.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铅球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4.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25、应用宽5厘米的白线标出落地区,其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圆心角为40度。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40度扇形落地区:在离投掷圈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横距增68.4厘米。   26.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 最好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方向放置在角度线外侧。   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最新的世界纪录,在合适场合也可标出最新的洲际或国家纪录。

原地推铅球视频教程

一、原地推铅球技术要领1. 持握球动作(1)五指自然张开,铅球置于食指,中指,无名指指根上,拇指和小指控制铅球的出球方向和防止铅球滑动掌心空出。(2)将铅球放置于锁骨窝处,头部稍微倾斜夹紧,投掷臂约同肩高,肘部放松(即感觉自在的地方),以下颚骨、锁骨和手形成一个三角区,把球牢牢锁住。(3)拇指指向锁骨,手掌面朝投掷方向。2. 准备姿势站在投掷圈内,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分开(距离因人而异),随后呈背对投掷方向,右脚贴近圆心,左脚脚尖(脚掌)着地,脚后跟提起靠近抵趾板,身体重心60%落在右腿,40%落在左脚上,左腿自然弯曲,左臂自然下垂(或前伸),低头含胸,上体保持放松,同左脚大致形成一条直线。预摆开始,左脚内侧蹬地,腰部肌群带动上体转体形成重心向右脚平移的双支撑的超越器械技术,提高支撑反作用力效果。预摆结束瞬间,左腿支撑,右腿开始快速蹬伸发力,(腿的力量是大于腰腹,更大于上肢的,所以,蹬地发力必不可少)通过展髋、挺胸、振臂、伸腕、拨指将球弹出。脚不是在一条直线,而是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保证在转身之后重心平稳。从生物力学意义上说,准备动作有以下特点:1、预摆前,上体伸展,左臂自然前伸,作为最后用力的初次肌肉体验。2、预摆开始时腰部位扭转效果的准确控制,为大幅度转体奠定了基础。3、预摆结束瞬间,增加右腿支撑反作用力,使蹬地效果明显。4、通过身体扭转和超越器械等方式将预摆时身体获得的动能储备起来,在最后用力阶段配合双腿、躯干用力和投掷臂的快推动作,作用与铅球。做好准备姿势是为了能够给最后出手时提供更大的初速度,下面请看影响初速度的因素:我们选用背向或者侧向的准备姿势,是为了增加做功距离,产生更大的速度,滑步和旋转技术的运用就是为了延长作用距离。

推铅球的技巧方法

  相信你一定推过铅球,我一定接触铅球是在初中的时候,小小的圆球,想要扔的远也不是见容易的事情。下面是我整理的推铅球的技巧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推铅球技巧   1、铅球的正确放位是在锁骨内端上方,紧贴颈部。出手时出手角应保持在35°~45°之间,头向上看。   2、持球的正确动作是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拇指贴在球的两侧。   3、出手时有顶肘的动作,并且注意要抬肘,不能往下放。   4、右手为例,拇指和小指卡住球的两侧,球落在食指和中指上,掌心最好悬空,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两脚自然开立,略比肩宽,将球放在右侧锁骨与下颚骨之间,注意大臂要抬平,右臂肘关节与肩膀在一条直线上,身体重心移向右前方,落在右腿上,膝关节自然弯曲,左臂自然抬起,出手时右脚蹬地,转髋,挺胸,重心过度到左腿,右腿积极跟上,出手后重心回到右腿,身体是超越器械的,注意发力顺序,自脚到手,全身发力,并不只是靠手臂的力量,出手瞬间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弹),出手角度要大,出手后要有高度,出手速度要快,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好的初速度。   5、扔铅球并不只练习上肢力量,全身都很重要,尤其是腰腹力量,腰腹力量是很多运动的基础,杠铃等器械训练就最好了,同时配合一些徒手的练习,如俯卧撑,跪跳起等等一系列的田径基本素质练习,同时要注意有一个效果很好的准备活动,避免运动损伤等。   原地侧向推铅球常见错误方法   1.当站位姿势不当   原地推铅球技术错误动作主要表现在学生两脚位置不正确,左肩直接正对投掷方向,腰部比较放松,肩轴与髋轴处于平行状态,肩轴与髋轴没有形成交叉。躯干左侧(右手掷铅球为例)的腰背肌群不能充分拉长,右侧腰髋肌群没有充分扭紧,不能为最后用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肌肉用力姿势。在训练过程中,我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高特点,标出左右脚的具体位置,让学生左右脚分别踏在标志点上。然后将重心移至右腿上,屈膝下降重心,上体向右转体约90°,并且稍向前屈,微低头含胸,左臂屈肘紧扣在体前。练习时可持球或无球反复做此动作,达到动作的巩固。要求:左膝适当外展,右膝稍向内扣。上体、右臂和左臂的前臂适当放松,两眼看右脚的正右侧方约0.5米的位置。注意事项: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到能轻轻抬起左脚为宜,背部要放松。做好预备姿势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站起放松一下再重复练习。   2.握、持球的方法不当   正确的持球方法是后面动作的基础,做好了持球的动作,后面才不容易出身体转动不充分、铅球离开肩部早、手腕翻转、出手低等错误,因此不可小视。正确的持球方法是,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撑球的两侧,掌心不触球,将球握好后,放在锁骨窝处,头部稍向右靠,用颈部和下颚贴紧铅球,右手顶球,肘部稍外展。这个环节容易犯的错误是抓球和肘关节下垂,针对这两个问题,可以采取让学生多做徒手练习,然后一对一帮助下做投掷练习的教学方法。   3.用力顺序   合理的用力顺序是由下到上,由后向前,重心由低到高,这是完成动作的关键,也是发挥出优异成绩的前提。此类错误动作主要表现为不能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在铅球上,没有送髋、转体动作,不能形成良好的左侧制动,身体不能形成侧弓,下肢力量传递不到上肢上去,仅靠上体和上肢的力量推出铅球。不能形成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出现左臂向后拉左肩,造成左肩后撤,重心靠后,出手无力的现象。针对此类错误,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多做徒手练习,多做分解练习,逐步过渡到轻投掷物,动作巩固完成后再做完整练习的方法。   4.出手角度过低或过高,初速度过慢   根据物理学受力分析,掷铅球在忽略空气阻力、风力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可视为斜抛运动。我们要求投掷尽可能远,即为物理学中水平位移尽可能大。而实践证明,合理的出手角度是38°~42°。所以,在尽量加快出手速度的前提下,还有尽量保证适宜的出手角度。出手角度是直接影响铅球的远度的,许多学生的出手角度都过低,影响了成绩,有些直接向下压。   造成铅球出手角度过低的原因有三点:1.推铅球时头过低、含胸、臀部后坐;2.左脚支撑无力或膝关节弯曲;3.持球手肘关节过高,前臂外旋。纠正时我们可以采取在投掷区上方悬挂一条标志物(据学生情况调节调节远度和高度),要求学生铅球高度在标志物上下,老师在旁边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增加初速度除了要求协调用力以外,还要锻炼学生增加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5.维持身体平衡能力差   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是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的关键。大多数学生表现在铅球出手后,没有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没有降低身体重心,出手后身体重心继续向前,没有改变重心移动方向。这样就造成重心顺惯性向前冲,从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冲出投掷圈,造成犯规。因此,铅球出手后,要及时交换左右腿的位置,屈膝、屈髋降低身体重心或改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从而维持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确保成绩有效。针对此类错误,在训练过程中可采用:原地徒手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原地持轻器械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原地持球最后用力完整技术练习。   6. 心理素质差   良好的心态、稳健的技术动作是发挥成绩的最佳关键。此类学生多表现过度心理紧张,心理焦虑,害怕失误,导致动作僵硬,动作变形。针对此类问题,可采取加强心理疏导,多次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对高考能力的策略。具体操作如下:1.逐步严格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训练难度,培养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2.各种方式的耐力练习,灵敏性练习,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意志品质。3.模拟比赛。4.观摩、参加高水平比赛。   7.学生力量差   所有的动作都是以最后的距离为目的,而距离和力量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较好,但是力量较差。针对此类问题,可采取多组数(8—10组/次)、高频率(每周4—6次)、大力量(1—3RM/次)的力量训练法进行练习。详细方法如下:   1.仰卧在斜度为56度~60度的凳子上,头在底端,头后杠铃片或其它重物做仰卧起坐。2.重量杠铃负重屈腕。3.肩负中等重量杠铃半蹲起成跳起。4.杠铃挺举的做大幅度弓箭步动作。5.肩负杠铃向前屈体。6.跳跃练习,负重(穿沙衣或扛沙袋)五级蛙跳。7.背部肌肉练习。8.快速卧推杠铃片。9.向斜上方推举杠铃。

上一篇:微型激光雕刻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