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鹦鹉洲大桥晃动

时间:2025-02-04 01:10:49编辑:阿奇

大桥晃动预兆什么现象?

大桥晃动预兆什么现象? 很明显,4.26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的桥体发生晃动,以及5月5日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暂时禁止通行,这两件事的确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大家都很想弄清大桥晃动到底是在预兆什么现象。 为什么大家看到桥面晃动会感到恐慌? 第一,虽然大桥晃动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晃动的幅度大小直接决定了大家的担忧程度,我们可以直接从视频中看出,虎门大桥的异常抖动情况明显比鹦鹉洲长江大桥强烈得多,难免会引起很多人对桥体是否还能安全运营担忧。 第二,就目前的城市建设来说,桥梁本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交通线路,几乎每天我们都会穿梭在各个大大小小的桥梁结构上,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关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鹦鹉洲长江大桥:这座大桥目前已经正常通行,专业人员也解释了桥面的晃动幅度,的确是在被允许的设计范围之内。之所以桥面会发生像波浪一样的晃动,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特定风况所导致。 第三,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对大桥为什么会发生晃动并不了解,毕竟也很少会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去了解这些。但桥面发生异常抖动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去关心当时是否有特殊风况引起所谓的涡振,再加上对桥梁振幅的安全范围一无所知,于是就会担心桥梁目前的状况还能否安全通行。 最近发生异常抖动的大桥目前是什么情况? 鹦鹉洲长江大桥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连接武昌区复兴路和汉阳区马鹦路的鹦鹉洲长江大桥,这座主桥长度2.1千米的桥梁,其修建时间距离现在特别近,从2010年8月开工到2014年12月正式通车,直到2020年也才运行了五年多的时间。 从结构组成上来说,鹦鹉洲长江大桥有三座桥塔来保护桥体的稳定性,不仅做到了视觉上不遮挡城市景观,而且安全性也通过各个桥塔分别取材得到了加强,比如,呈人字形的上塔所采用的就是钢塔柱。 正如我们目前所了解到的这样,在4月26日的时候,鹦鹉洲长江大桥的确发生了异常抖动,而刚好从桥上经过的网友,则描述桥体的抖动特点跟波浪晃动有一些相像。很快,专业人员就对当天大桥发生抖动的原因进行了公布。 原来,当天下去的特定风况导致了桥梁结构发生摆动,但这个振动的幅度尚在设计被允许的范围之内。简而言之,这座大桥的结构不存在安全问题,并已恢复正常通行。 虎门大桥 而位于广东省境内全长15.76千米的虎门大桥,早在1997年6月的时候就已经建成通车,其中引道段的长度达到了11.16千米,主路段的长度大约4.6千米。虎门大桥的主桥横跨了珠江狮子洋水域,整个路段上有23座大小不等的桥梁,还有两座大型互通立交桥、三座隧道,以及大型收费站一座。 5月5日下午,与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的视频被疯传,不同于鹦鹉洲长江大桥的抖动程度,可以直接从视频中看出虎门大桥抖动的十分明显。尽管目前专业人员已经对该异常抖动的原因进行了公布(涡振现象),悬索桥的结构是安全的。 当然,由于此次虎门大桥表现出的异常抖动幅度的确比较大,并偶尔会出现幅度较小的轻微震动,所以,出于安全考虑,目前虎门大桥暂时没有恢复通行,实施了双向全封闭措施。 好好的大桥为什么会发生涡激振动现象? 虎门大桥之所以会发生比鹦鹉洲长江大桥更明显的震动幅度,专家组已经给出初步答案,我们可以看到虎门大桥上连续设置了水马,而特定风况和这些水马共同导致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被改变,于是发生了视频中桥面剧烈抖动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桥梁涡振现象。 并且,专家组还表示,其实平时风力较小的时候,这种体型较大的桥梁也存在涡振现象,只是因为摆动的幅度比较小,所以一般很难让人察觉。 事实上,对于所有非流线型的物体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恒定流速,便可以导致物体的两侧产生脱离结构物体编码的漩涡,而鹦鹉洲长江大桥和虎门大桥发生异常抖动的本质原因都与此有关。所以,当我们了解清楚这些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之后,就直到为什么专业人员会说桥梁涡振现象并不影响之后大桥的使用耐久性和结构安全性,也就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了。 已经接近半年没有收入了,听说5.6号开始恢复收费!它激动的浑身颤抖,彻夜难眠…… 大桥晃动,预兆地下层泥土松动或是地震即将到来。 公路

鹦鹉洲长江大桥下出现“江心小路”,今年的旱情有多严重?

由于今年的炎热气温,导致长江的很多支流都出现了,严重的干涸就拿重庆的嘉陵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水沟了,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雄风,现在很多的重庆市民都可以到嘉陵江底进行散步游玩,实在是令人一片唏嘘,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嘉陵江干涸。而在武汉的鹦鹉洲长江大桥下面居然出现了一条江心小路,我们隐隐的望去可以看到江底的石子,而市民更是做出了非常大胆的举动,直接在江面上行走了起来。那么问题来了,今年的旱情到底有多严重呢?我们就来好好的聊一聊这个话题。要说今年的旱情有多严重,我们就可以先了解一下今年温度有多么的高,武汉和川渝这三个地方,温度也是排行榜前10的三位大哥大,重庆地区的涪陵更是达到了45℃的高温。这一个高温也是导致重庆很多的山火事件频发,还好已经被完全的扑灭了。并且由于严重的干高温,使得重庆和四川这两个地方都出现了大面积限电,就连居民用水都成了一个问题。而就拿江西来说,鄱阳湖都已经被蒸发的,只有以往的百分之三十几了,完全失去了鄱阳湖以往的雄风,这就是干旱所带来的威胁,要说多严重?我可以用很严重来告诉你。而农民在干旱的时候损失是最惨重的,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这一次的干旱造成的,农民损失加起来或许达到了好几十亿,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是粮食的储备量达不到我们的人口消耗量的话,那么就会出现饥荒。总的来说,今年的旱灾是真的很严重的,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么这有一个问题,如果每年的夏天都会是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呢?随着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或许以后每年的夏天都会是这样的景象,到底该如何去应对或许会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类活下去的共同话题。

什么原因导致了大桥出现了异常抖动?

随着现代悬索桥的出现,人类得以建造出越来越长的桥梁。悬索桥的跨度可以很长,能够跨过峡谷、大江、海峡,例如,横跨300多米深峡谷的中国矮寨特大悬索桥;杨泗港长江大桥的主跨长度可达1.7公里,这在世界悬索桥中位列第二,而在世界双层悬索桥中位列第一。由于悬索桥的跨度长,这会带来一些空气动力学问题。当大风横向吹过悬索桥,桥面有可能会出现波浪式的晃动,这会让行经桥上的人感到非常不适。如果严重的话,桥梁还有可能被摇晃垮塌。那么,为什么悬索桥会出现异常的抖动现象呢?从物理学原理来讲,任何物理结构都存在一个固有频率。如果强迫振动的频率接近于物理结构的固有频率,就会引发共振现象。如果振幅足够高,结果会导致结构被破坏掉。在19世纪,法国的一队士兵迈着相当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一座长100米的桥梁时,由于齐步走产生的频率与大桥的固有频率相吻合,导致大桥不断摇晃,然后出现共振现象。当士兵走到桥中间时,剧烈的共振现象引发桥梁坍塌,数百人落入水中丧命。除了整齐的步伐之外,大风吹过桥梁也会造成大桥抖动,并有可能引发剧烈的共振现象,这涉及到卡门涡街效应。当强风横向吹过桥面时,会在桥面上下两侧产生两道旋涡,它们的旋转方向相反,互相交错。由此会对桥面产生周期性强迫力,导致桥面出现晃动。这就是卡门涡街效应,由现代宇航科技之父冯·卡门最早阐明原理。如果卡门涡街效应十分强烈,使得桥面振动幅度增大,最终达到桥梁的固有频率。结果就会出现共振现象,桥梁将会发生剧烈的振动,从而导致桥梁垮塌,这在现实中有发生过。1940年,横跨塔科马海峡的塔科马海峡悬索桥建成通车。然而,仅过了几周,桥面就开始出现异常的抖动。经过几个月的摇摆之后,塔科马海峡大桥的桥面最终扭曲断掉,大桥发生垮塌。根据塔科马海峡大桥模型的风洞测试,大桥崩塌的原因正是卡门涡街效应引发的剧烈共振现象。塔科马海峡大桥的桥面不够厚,使其无法承受强风造成的卡门涡街效应,最终风速为65公里/小时的大风吹垮了大桥。此后,人们意识到,桥梁建造之前先要对模型进行严格的风洞测试。而且桥梁上还要设计一些气孔,破坏卡门涡街效应。10年之后,经过严格仿真测试的新塔科马海峡大桥又建起来,如今它还在正常通行。现代桥梁的设计都会考虑到卡门涡街效应,以后基本上不可能会出现塔科马海峡吊桥那样的崩塌现象。

上一篇:上古卷轴4好玩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