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分配工作23年未等到上班通知是什么原因?
最近几年,45岁的内蒙古兴和县女子包宏芳一直在为“拿回”自己的“工作”奔波。包宏芳在1996年毕业,1997年被分配到当地卫生部门工作,2000年又被调到一所卫校,但就业分配、工资定级和岗位调动,却是在她本人“缺席”的前提下进行的,包宏芳自始至终并没有真正得到过这份“统招统分”的工作,而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此事时隔多年,当年的卫生局现在成了卫健委,经办的人员可能换了一茬又一茬,她“被工作”的卫校也早已不在了,调查起来确实有难度。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工作,她辗转找过该县人社局、卫健委和信访局等部门,但一直无果。这期间,她还向兴和县政府提起行政复议申请,申请中包宏芳怀疑有人顶替了她——但她也不确定是否有假“包宏芳”存在。事后县政府将其驳回,称不存在申请人所说的假“包宏芳”以包宏芳名义继续工作一事。当地对此也做了最新回应,承认此事属实,表示准备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此事,目前已列上议事日程。扩展资料不知道是工作失误,还是存在更恶劣的操纵顶替首先,毕业后的包宏芳,有派遣证,到当地县人事局报到,并被告知分配到了兴和县原卫生局(现在的卫健委),但县卫生局一直让她等通知上班,从此便杳无音讯。其次,没收到通知的包宏芳,人虽然没去上班,但她的档案却调过去了,且档案中记录2000年有过工资定级,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等。那么,这些工资到底发没发?又发给了谁?退一步讲,就算此事不存在当事人怀疑的顶替现象,此事也不仅是操作失误,在那个统招统分的年代,工作会改变命运是很常见的事。如果当初一切正常,谁能保证她的生活会不会是另一番更好的轨迹?值得一提的是,包宏芳从2014年开始调查维权,辗转多个部门,走过信访、行政复议等多个渠道,六年依旧没有得到完整的真相。官方只是告诉她并没有顶替,至于当初到底为何搞错了,责任在谁,如何补偿,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交代。因为对包宏芳来说,就算人生轨迹已经彻底改变,还原当年的真相,及时纠错,并获得应有补偿,也是迟到了但没有缺席的正义。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女子23年前被分配至今没能上班 媒体:工作失误还是操纵顶替?
一个分配工作的问题23年未解决,会是什么原因?
近来,一位45岁的奔波于“拿回”自己“工作”的内蒙古女子走入大家的视线中。近来这几年,这位45岁的内蒙古兴和县女子,包宏芳,一直在努力“拿回”自己的“工作”。包宏芳是在1996年毕业的,1997年被分配到卫生部门,2000年她又被调动到一所卫校工作。然而,这些工作岗位的变动,却是在她本人“缺席”的时候进行的?包宏芳表示,24年前,她就去卫生局问过,得到回家等回复的消息,但是此后却一直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直到2014年她找到了“派遣证”,档案显示,自己已经被分配到乡镇的卫生院,档案中还有转正定级的工资表。 可是包宏芳感到非常疑惑——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份“统一分配”的工作。而现在已经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卫生局变成了现在的卫健委,在职人员也在不断更换,她“被分配工作”的卫校也早已不在,给调查造成了难度。为了“拿回”工作,她找过多个有关部门,却一直得不到回应。到最后,她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顶替她去工作了。当地部门也回应了词史,承认事情属实,准备召开会议解决此事。究竟是相关部门工作失误,还是有人冒名顶替?其实毕业后的包宏芳也接到了工作通知,但之后,就杳无音讯,申诉无门。而奇怪的是,包宏芳人没去上班,档案却调过去了,而且档案中记录过当时的工资定级。那在真实的包宏芳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工资记录是怎么回事?是有人代替她上班和领工资了吗?在那个工作分配的年代,出现这样的失误,其实是影响到了包宏芳全部的人生轨迹的。如果一切正常,她按照通知上班、转调,谁知道,如今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呢?包宏芳从14年就开始走访各处寻求维权,然而六年过去,直到媒体介入相关部门才有所行动,这是不是也反映了一些民生问题呢?
法律责任怎么分配
A自己驾车,发生事故,看事故责任认定,应该责任自负。故对该事故,A自己负责。
但对民事责任来说,A的行为属于帮助B的行为,A上B的车操作,B是同意的,这是看B有无过错,比如是否知道B有无驾证、有无资格驾驶A车、喝酒等因素,B有过错,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责任大小,看过错程度;无过错的话,按照民法上的公平责任原则,毕竟A死亡,损失较大,B可给予一定民事补偿,多少法院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