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一数学高考难度?
2010年的高考数学题总体难度较低,比2011难度低.一般人中等生可以得95分左右
答案:
选择1 . C 2 .C 3.B 4.A 5.A 6.C 7.C 8.B 9.D 10.C 11.D 12.B
1.A 2.B 3.B 4.A 5.C 6.A 7.D 8.C 9.B 10.C 11.D 12.B
填空13 -22
0<=X<=2
14 负七分之二十四
负七分之一
15 30
(1,5/4)
16三分之根号三
2010全国一卷高考数学难吗?
太难了,最后三题没法做,选择题填空题难度不变
难题考哭不少学生
考生印象
“考死人了,这么难的题目,怎么做啊。”在南宁一中考点,一名考生一出考场就哭了。这名考生向领队老师哭诉说:“太难了,很多题目根本没有办法算出来,有的题目看不懂,原来觉得南宁市‘二模’已经很难了,没有想到这个还要难。”
“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像霜打的茄子。”一名高三班主任心疼地告诉记者,她自己没看到试题,但数学科目一散考,看到考生出场的表情,就知道考生的考试状况了。害怕考生失去士气,她只能一个劲地安慰学生“我难大家难,考完一科忘一科”。
一名考生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个同学,两次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都拿奖,但是这次高考做出来的题目,加起来都不到130分。当天晚上,学校害怕他们沮丧的心情影响后面两科考试,还在广播里不断安慰大家。
一名监考老师说,当天他在监考数学时,发现很多考生后边的大题几乎是一片空白。个别学生可能因为试题太难,到最后直接放弃睡觉了。有的考生刚出考场,就忍不住哭起来了。
试卷评析
点评者:南宁八中中学高级教师黄文昭
与去年数学试题相比,今年高考数学试题在题型和题量上基本保持不变。但是,今年的数学试题能力立意型试题较多,运算量较大,难度较去年确实有所增加,这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思维量和运算量的增加。
在选择题上,今年试题比往年更难。在12道选择题中,前边7题属于基础题,比较容易得分,但从第8题开始,难度增大。如果考生答不出来,又不懂得放弃的话,容易在难题上绊住脚,进而影响后边答题的心态和时间。
在解答题中,第17题仍为三角函数问题,但与往年相比有一定的新意,着重考查了正弦定理及三角公式的恒等变形,在思路上与往年试题有所不同。第20题导数问题,属于起点低、广入口、高结尾的问题。学生感觉题目容易,但是深入较难,不易得高分。第21题解析几何题,由于运算量答,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第22题数列问题,考查简单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和不等式证明。第一问较易,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但是,第二问难度较大,灵活性较强。
理科数学试卷中的第20、21、22题三道大题,虽然都是多问,但第一问都不好做,尤其是第21题解析几何题,虽然前几年也考过类似题型,但计算量没今年大,部分计算能力不强的同学,也会因此失分。
就整个试卷来看,重点考察函数与导数、数列与不等式、概率统计、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的相关内容,试题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非常到位,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011年浙江理科高考数学第21题
(21)(21)(本题满分15分)已知抛物线=,圆的圆心为点M。
(Ⅰ)求点M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
(Ⅱ)已知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异于原点),过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过M,P两点的直线垂足于AB,求直线的方程.
(Ⅰ)解: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所以圆心M(0,4)到抛物线的距离是
(Ⅱ)解:设P(x0, x02),A()B(),由题意得设过点P的圆C2的切线方程为y-x0=k(x- x0)
即, ①
则
即
设PA,PB的斜率为,则是上述方程的两根,所以
,
将①代入得,
由于是此方程的根,故所以
由MP⊥AB,得,解得
即点P的坐标为,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请下载原试题)
2012年高考四川文科数学题求解
2012年高考四川文科数学题求解
设函数f(x)=(x-3)^3+x-1,{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f(a1)+f(a2)+……+f()a7=14,则a1+a2+……a7等于多少
解析:∵{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 f(a1)+f(a2)+……+f()a7=14
∴[(a1-3)^3+a1-1]+ [(a2-3)^3+a2-1]+…+[(a7-3)^3+a7-1]=14
∵函数h(x)=x^3为奇函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h(x-3)= (x-3)^3,关于点(3,0)中心对称
∵{an}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
∴h(a1)+h(a2)+.....+h(a7)=0
∴函数图像上的点(a1,h(a1)),(a2,h(a2)),…与(a7,h(a7)),(a6,h(a6)),…关于点(a4,h(a4))中心对称
又(a4,h(a4)=(3,0)
∴(a1-3)^3+[(a2-3)^3+…+[(a7-3)^3=0
∴[(a1-3)^3+a1-1]+ [(a2-3)^3+a2-1]+…+[(a7-3)^3+a7-1]=14
a1-1+a2-1+…+a7-1=14
a1+a2+…a7=7+14=21
2010四川文科数学12题详细答案
(2010.四川文科数学12)半径为R的球O的直径AB垂直于平面α,垂足为B, ⊿BCD是平面α内边长为R的正三角形,线段AC、AD分别与球面交于点M、N,那么M、N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A)Rarccos17/25 (B)Rarccos18/25 (C) πR/3 (D) 4πR/15 【解析】如图,连接OM、ON、MN,过点O作为OH⊥AD于点H∵⊿AOH∽⊿ADB ∴OH/DB=AO/AD 又AO=BD=R, 那么AD=√(4R^2+R^2)=√5R, ∴OH=√5R/5 又∵ON=R,∴HN=√(R^2-R^2/5)=2√5R/5 ∴AN=4√5R/5 又AD=√5R∴AN/AD=4/5 ∴MN/CD=4/5 ,∴MN=4R/5 ∴cos∠MON=[R^2+R^2-(4R/5)^2]/2R^2=17/25 ∴∠MON=arccos17/25 所以M、N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L=Rarccos 17/25 答案:A有不理解的请Hi我。
2010高考文科数学安徽卷解析
第六题很简单……只要掌握好函数的几个性质就好。
根据图做题,先看开口,朝上就是a大于0,朝下就是a小于0.
再带进轴公式-b/2a中,根据图中轴在坐标轴左右判断出b大于或者小于0.
最后,函数过点(0,c)很容易判断出c大于还是小于0.
如此一乘 就知道那个图是abc大于0了……搞定~!
至于19题第三问 恩...不难但是考察空间思维能力 能力差的会很晕
首先FB是三棱锥的高应该是容易看出来的,难的就是那个底面的面积,
底面面积求法答案没有详写,我们可以用容易懂的方法,把EFCD这个梯形面积求出来再减去三角形CDF的面积就行了。
从FB垂直于EF和FC我们可以判断出来E点在ABCD的正上方,F点在H点正上方,如此便可知梯形高为FC即根号2...后面即可顺序求出。
够详细了吧……再不懂的话、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