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国500强出炉,汽车行业第一是上汽
7月27日,财富中文网发布 2020 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其中,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中国工商银行依次位列前五名。两家民营上市“互联网服务与零售”企业京东和阿里巴巴的排位均有提升,其中京东排名升至第13位,阿里巴巴则名列第18位。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共有23家企业上榜,汽车整车制造商有18家,零部件供应商共有5家,其中有2家在整车以及零部件领域均有涉及。其中,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其排名分别是第6名、第61名和第63名。作为国内最大的整车制造产商,上汽集团以8433.24亿元的收入位居榜首,不过相比于去年同期收入有所下滑,导致排名由去年的第5下滑至第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电池新能源产业有30家企业上榜《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统计在内的30家企业总营业收入超3.4万亿元,利润总计842.5亿元,19家企业排名较2019年上升。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还是几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还有阿里巴巴、中国移动、腾讯。这10家公司在去年的总利润约为1.7万亿元,接近全部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40%。这说明在盈利能力方面和去年没有什么变化,最赚钱的还是他们。而在净资产收益率(ROE)最高的 10 家公司中,房地产企业占了 4 家,其中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ROE 高达 43.5%,位居 ROE 榜第一。2019年,《财富》中国500强中共计有15家上市公司未能盈利,亏损总额约807亿元。居亏损榜首位的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亏损额超过458亿元。位居第二位的爱奇艺亏损额达到103亿元。以商品低价争夺一、二线城市用户的拼多多2019年亏损额超过69亿元,位居亏损榜第三位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锤定音:《财富》世界500强 10家中国车企上榜
本周三,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500家上榜企业总营收约41万亿美元,比上年上涨8.4%,占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以销售收入作为上榜指标,入榜门槛从上年的286亿美元提高到309亿美元。《财富》世界500强上榜公司按截至2023年3月31日或之前的财年总营收进行排名,上榜公司必须公布财务数据,并向政府机构报告部分或全部数据。榜单显示,142家中国公司(含台湾和香港地区)上榜,名列各国第一,占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28.4%。进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汽车类企业共27家,其中中国企业10家(含汽车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和汽车经销商集团新疆广汇,以及长安汽车母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占比三分之一强。进入世界500强的汽车企业中,德国、日本各有4家,美国3家,韩国两家,法国、瑞典、荷兰和印度各一家。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新车市场,中国汽车企进入500强的数量最多。比亚迪宁德时代成为两匹黑马借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在世界500强的排名由上年第436位提升到212位。是500强中排名提升第二的企业,也是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国公司。2022年比亚迪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152%,荣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同年比亚迪营收达到630.4亿美元,利润24.7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近1倍和5.2倍。今年3月起,比亚迪停产燃油车,以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比亚迪成为全球汽车企业中第一个全面停产燃油车,只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宁德时代,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2022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达37%,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宁德时代营收达到488.48亿美元,利润45.68亿美元。首次上榜500强就进入前300,排名第292位。上汽集团连续十年稳居百强行列入选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车企中,上汽集团以2022年度合并报表110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名列世界第84位,成为唯一计入百强的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企业中排名第九。2004年上汽集团首次上榜世界500强,2014年首次入围前一百强,迄今连续10年稳居百强行列。上汽集团《财富》世界500强最好名次是2018年的第36位,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名列第7位。2022年,上汽集团努力克服诸多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实现整车批售530.3万辆,连续十七年保持国内第一,并率先成为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年销“双百万辆”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2022年销量530.3万辆,比最高峰2018的705万辆少了170多万辆,比2021年的546.4万辆少了十几万辆。由于2022年营收比2021年少,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上汽集团排名从上年的68位下降到84位,下降了16位。中国车企与国外同行还有差距虽然进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车企数量最多,但是与国外跨国汽车公司相比,从规模、效益和国际化程度来看,都存在很大差距。一是从企业规模来看,大众汽车和丰田汽车2022年销售汽车分别为830万辆和1050万辆,营收分别为2936.84亿美元和2744.91美元,第三名Stellantis集团营收1888.87亿美元。中国车企除了进入前十强的上汽集团营收1106亿美元,其他都在千亿美元以下。二是从盈利能力来看,差距也很明显。上榜车企中利润排名前三的是宝马、丰田、Stellantis集团,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88.7亿美元、181.1亿美元和176.68亿美元。 中国车企中,利润排名前三的是一汽、比亚迪和上汽,三家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8.46亿美元、24.71亿美元和23.96亿美元。三是从国际化程度来看,上榜的跨国汽车公司生产销售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车企则是以内销为主,出口比例不高。总体来看,虽然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车企与国外同行还有差距,但是这些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引导发展大趋势。(完)【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张毅的一锤定音,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