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有以下两种思想感情:1、这篇散文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描写透视社会人性,表面上是在描写动物的生存习气,实则是借用对动物的习气描写,来抒发鲁迅所见的社会丑陋面,以及对社会下层人士所表现出的深切同情。2、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具体描述1、鲁迅通过这篇文章反应了当时社会民众不求真相,愚昧无知和文人与政府勾结造势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愤懑不满,想要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2、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3、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
狗猫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鲁迅通过这篇文章反应了当时社会民众不求真相,愚昧无知和文人与政府勾结造势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愤懑不满,想要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此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作品赏析此文开篇就直接写明全篇是针对“正人君子们”攻击作者“仇猫”而引发的,攻击者借“狗不是仇猫的么?”妄图以此诬蔑鲁迅是狗。而鲁迅立即从覃哈特博士《自然史的国民童话》一书中寻出狗猫结仇的故事,反戈一击,把“现代评论派”之流暗喻为“没眼力”的狗。接着,将他们与动物比较,说:“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从而深刻地揭露买办文人“正人君子”的虚伪性。在进一步写到仇猫的原因时,作者回叙了儿时听了祖母讲述的猫教老虎本领而留一手的故事,让人认识了猫的狡猾。再通过对鼠的描写,表现了对大老鼠损人的厌恶和对“只有拇指那么大”又不害人的隐鼠的同情,而当他知道被自己救活的隐鼠“被猫吃去了”以后,便立即感到“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虽然后来知道“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但和猫的感情却终于没有融合”,这说明作者仇猫的理由从儿时到现在都是光明正大的;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明了作者同情弱小者和憎恶暴虐者的态度;结尾时在叙及眼前对付“猫们”的态度和策略时,对当时社会上纵容邪恶,不能除恶务尽的现象进行了鞭挞,同时表现了作者与军阀斗争到底的韧性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