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
《格林童话》的作者是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是十九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兄弟二人收集并编撰的《格林童话》这部书籍的原名叫做《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律师家庭当中,兄弟两人的青年时期正处于拿破仑占领德国的那一段期间。因为亲眼见证了由异族侵略,以及封建势力压迫为人民生活所带来的的水深火热,格林兄弟两人便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将自己的对国家与民族的情怀寄托在历史研究当中。 格林兄弟两人从1806年,便开始了民间童话和古老传说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格林童话》的诞生耗费了兄弟二人十余年的心血。除了收集民间童话与传统,他们二人还对语言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创作出了巨著《德语语法》。
《格林童话》作者是谁?
《格林童话》作者是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格林童话》内容广泛,体裁多样,除了童话外,还有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类: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与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变幻莫测。二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如《猫和老鼠》《狼与七只小山羊》《金鸟》等,这些故事中的动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动物特点,生动可爱。三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如《快乐的汉斯》《三兄弟》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劳质朴、幽默可爱。作品赏析:《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JL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其着眼点在于让儿童成长为真正的“人”,教人“扬善避恶”,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对“人”的强调、关注和尊重无疑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
有一个童话故事:一对小兄妹被贫困的父母遗弃于森林之中,他们借着白石在月夜下的反光找到了家。
格林童话中的《汉瑟尔与格蕾泰》
汉塞尔半夜偷听到继母和父亲的对话,得知自己和妹妹格蕾特尔第二天将被父母抛弃在黑森林中,为了保护妹妹,也为了自我保护,汉塞尔从后院悄悄拾了一口袋鹅卵石,装在裤袋里。第二天出发的时候,他沿路撒下捡来的鹅卵石,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靠着鹅卵石在月光下发出的银光,两个孩子顺利地找到了回家的道路。
这一天,汉塞尔又听到继母说要把他们兄妹扔到黑森林里,于是他蹑手蹑脚起床捡鹅卵石,谁知后院的门被继母锁上了,无奈的汉塞尔第二天只好将仅有的一块小面包搓成面包屑,当做路标撒了一路。可是当黑夜降临的时候,面包屑早已被森林里的鸟儿啄食完了,他和妹妹格蕾特尔终于迷失在茫茫大森林中,他们又累又饿地走了好多天,碰到了专门诱骗小孩的巫婆,会纺线的胖猫咪和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事物。当然,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战胜了巫婆,带着巫婆的宝藏回到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