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重机枪的设计
M2的采用大口径12.7×99 NATO(.50 BMG)弹药弹药有高火力、弹道平稳、极远射程的优点,每分钟450至550发(二战时空用版本为每分钟600至1200发)的射速及后坐作用系统令其在全自动发射时十分稳定,命中率亦较高,但低射速也令M2的支援火力降低。勃朗宁M2发射M2普通弹时的最大射程可达7.4公里(4.55英里),装在M3三脚架亦有1.8公里(1.2英里)的有效射程勃朗宁M2净重38公斤(84磅),其M3三脚架时全重20公斤(44磅),V字“蝴蝶型”扳机装在机匣尾部并附有两个握把,射手可通过闭锁或开放枪机来调节全自动或半自动发射。勃朗宁M2用途广泛,为了对应不同配备它更可在短时间内改为机匣右方供弹而无须专用工具。由于发射训练用途的空包弹膛压较低,需要在枪管以三条特制金属管装上空包弹助退器(blank-firing adapter-BFA)以确保有足够燃气来保持自动循环作用。 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口径.30-06(7.62mm),发射7.62×63mm弹药,枪管采用水冷却方式,枪管外套有容量3.3L水的套筒,用于冷却枪管。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机匣呈长方体结构,内装自动机构组件。整个机构比较复杂。勃朗宁机枪持续火力强,动作可靠,但比较笨重。枪弹击发后,火药气体作用于弹壳底部,推动枪机和枪管一同后坐8mm。枪机和枪管只共同后坐一小段行程,机匣中的两个开锁斜面同时下压闭锁卡铁两侧的销轴,迫使闭锁卡铁滑出枪机下部的闭锁槽,于是枪机开锁,脱离枪管节套,单独后坐;开锁后,枪管和节套在后坐中猛击旋转式加速杆,加速杆上端撞击枪机下面的突出部,在加速枪机后坐的同时,减慢枪管后坐速度。枪管节套在惯性作用下向后运动,一方面压缩枪管复进簧,一方面迫使加速机构后转,促动枪机加快后坐速度,继续压缩复进簧。后坐过程中,枪机上方的取弹器从弹带中抽出一发枪弹,其前端的T形抽壳钩则从弹膛内抽出发射过的弹壳。枪机后坐到位后,复进簧伸缩,推动枪机复进,抛壳挺撞击弹壳,使之向下方抛出。枪机继续复进,闭锁铁撞起落架座而上升,于是枪机和枪管节套又结合在一起,完成推弹入膛、枪机与枪管的闭锁动作。在枪机与枪管共同复进过程中,扣扳机,则击针被释放,击针簧立即使击针前进,而击发下一发枪弹底火,完成一个自动循环过程。该枪采用弹带供弹,利用枪机后坐能量带动拨弹机构运动。该枪枪管可在节套中拧进或拧出,以调整弹底间隙。该枪还配有三脚架。 瞄准装置该枪准星为片状,可做横向调整;表尺为立框式,可修正风偏。由于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采用水冷结构,因而在高寒及无水地区不便使用。
勃朗宁重机枪的介绍
勃朗宁重机枪主要分为M1917式和M2式。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采用0.50吋口径,使用12.7×99mm(.50 BMG)大口径弹药,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结构。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口径为0.30吋,发射7.62×63mm(0.30-06 Springfield)弹药,采用水冷方式,枪管外部有一用于散热的水筒,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机构。机匣呈长方体结构,内装自动机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