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级驱逐舰的战后处置
建成服役的12艘秋月级驱逐舰除6艘在战斗中损失之外,另有6艘保留到了战后,分别是“凉月”号、“冬月”号、“春月”号、“宵月”号、“夏月”号和“花月”号。最后,这些军舰被盟军扣押,作为战利品进行处理。其中在大和特攻中一起出动的“凉月”号和“冬月”号于1948年拆除设备,舰体作为若松港的防波堤而沉海。“春月”号、“宵月”号和“夏月”号在担任一段时间运输舰,从海外接运日本军队和平民回国之后,作为赔偿舰分给了盟国。其中“春月”号在1947年8月28日交给苏联,改名“Pospeschny”号; “宵月”号在1947年8月29日移交中华民国,成为中国海军汾阳号驱逐舰;“夏月”号于1947年9月3日交给英国;最后一艘“花月”号直接在1947年8月28日移交美国海军,成为DD-934。 对于中苏两国海军而言,这是相当珍贵的军舰,然而由于国民政府的无能,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的“汾阳”号于1962年退役,1963年拆毁。 苏联海军则相对比较重视,在进行改装后一直服役到1959年,随后改称TSL64,作为鱼雷收集和拖靶船,直到1965年才正式退役。 此外,对于英美海军而言,这些军舰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武器动力设备及其他设施与自己海军体系也不配套,因此卖给英国的“夏月”号随即就被转卖,并于次年拆毁。而美国的DD-934则根本就没回到美国领海就于1948年2月3日在五岛列岛水域当成靶舰击沉。
秋月级驱逐舰的总体评价
2007年,日本海上自卫队重新编制了舰队组织,原本每个护卫群依照舰艇功能划分为三个护卫队(分别包括3艘DD、2艘DD与2艘DDG,加上作为旗舰的DDH)改分成二个能各自独立作业的护卫队(第一个护卫队由旗舰DDH、一艘DDG、2艘DD组成,第二个护卫队由1艘DDG与3艘DD组成),原本属于地方队的六个护卫队缩减至五个,并且改由护卫舰队司令部直接指挥,换言之原本护卫舰队、地方舰队各自独立的编组已经不复存在,编制方式也由原本的“舰种导向”转变为“任务导向”,如此便能简化层级,并提升整个组织的运作效率与弹性。因此包含秋月级在内的新一代日本海自舰艇设计就必须能满足单舰多功能化、装备模块化的需求,以有限的兵力做最妥善的运用,并落实网络化作战概念,分享战场情报以提高舰队整体的作战效率。秋月级这样的新舰出现,显示日本海自开始打破以往“通用驱逐舰=反潜驱逐舰”的构思,并跳出“八八舰队”与“地方队”之间泾渭分明的传统思维框架。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2012年8月2日就曾针对日本强调指出,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军备,加强西南诸岛军事部署,在与邻国的主权争端问题上频频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已经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各国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二战日本有哪几级驱逐舰
峰风级驱逐舰,建造时间(1919-1922),有峰风号、泽风号、冲风号、岛风号、滩风号、矢风号、羽风号、汐风号、秋风号、夕风号、太刀风号、 帆风号、野风号、波风号、沼风号,大部分被美军击沉。白露级,建造时间(1936-1937),完成10艘:朝潮、大潮、满潮、荒潮、夏云、山云、峰云、朝云、霞、霰,全部被美军击沉。阳炎级(1939-1941),完成18艘:阳炎,黑潮,亲潮,初风, 夏潮,雪风,早潮,舞风,矶风, 不知火,天津风,时津风,浦风,浜风,野分,岚,湫风,谷风 ,大部分被美军击沉。秋月级(1942-1945),秋月,照月,凉月,初月,新月,若月,霜月,冬月,春月,宵月,夏月,花月,满月;半数被击沉,宵月号47年作为战争赔偿转交中国,改名汾阳号。岛风级(1943),只建了1艘岛风号,1944年被美军击沉在菲律宾海域。松级(1944-1945),有松、竹、梅等舰共18艘。橘级(松级改),有槇、枞、樫、榧、楢、樱、柳、椿、桧、枫、欅、橘、八重樱、矢竹、葛、柿、桦、桂、若樱、茑、荻、堇、楠、初樱、榆、梨、椎、榎、梓、初梅、枥、菱、榊,
日本二战共有多少驱逐舰?舰名分别叫什么?例秋月级吹雪级岛风级峰风级睦月级
1、阳炎级驱逐舰
日本海军的主力驱逐舰,共建18艘。开战时的新式驱逐舰,综合性能凌驾于各国驱逐舰之上
完成18艘:Kagero阳炎, Kuroshio黑潮, Oyashio亲潮, Hatsukaze初风,
Natsushio夏潮, Yukikaze雪风, Hayashio早潮, Maikaze舞风,
Isokaze矶风, Shiranui不知火, Amatsukaze天津风, Tokitsukaze时津风
Urakaze浦风, Hamakaze浜风, Nowaki野分, Arashi岚, Hagikaze湫风, Tanikaze谷风
2、秋月级驱逐舰
秋月级是联合舰队最大、最好的防空驱逐舰,主要伴随航母编队作战
投入现役的12艘秋月级驱逐舰大多数被编入第41和第61驱逐舰队
秋月 、照月、凉月、初月、新月 、若月、霜月 、冬月、春月、宵月、夏月、花月 、满月 (未建成)
3、睦月级驱逐舰
二十年代中期建造的旧式驱逐舰,也是首批装备24英寸(610mm)口径鱼雷的日本战舰,设计的主要作战武器是鱼雷。完成12艘:睦月、如月、弥生、卯月、水无月、文月、长月、菊月、三日月、望月、夕月、皋月。开战后用于护卫登陆部队和火力支援。其中六艘于1941-1942年改装成高速运输舰,用于向被围困的岛屿守军输送给养,这当然是个相当危险的差使。完成的12艘都没有幸存到战后。
4、吹雪级(特级)
吹雪、白雪、初雪、深雪、丛云(丛云)、东云(东云)、薄云(薄云)、白云(白云)、矶波(矶波)、浦波、绫波(绫波)、敷波、朝雾(朝雾)、夕雾(夕雾)、天雾(天雾)、狭雾(狭雾)、胧(胧)、曙、 涟(涟)、 潮
5、初春级(条约型)驱逐舰
有初春、子ノ日、若叶、初霜、有明、夕暮6舰。
7、朝潮级驱逐舰
大型驱逐舰,速度较高但稳定性差,开战后投入激烈的海战,后期追加了防空武器,
完成10艘:朝潮(Asashio)、大潮(Oshio)、满潮(Michishio)、荒潮(Arashio)、夏云(Natsugumo)
山云(Yamagumo)、峰云(Minegumo)、朝云(Asagumo)、霞(Arare)、霰(Kasumi)
7、白露级
“白露”级共建成10艘。武器配置上以初春级为基础,加固了舰体,提高了安定性,用于大型机动舰队的反潜护卫任务,增加了必要的防空武器
8、岛风号,高速驱逐舰,没有编入任何一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