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寿命是多少年

时间:2024-01-22 11:13:37编辑:阿奇

立春刚过,大地回春,不光打工人要开始营业,南飞的候鸟也要开始踏上回家的旅途

南方候鸟的迁徙

虽然“小燕子”的儿歌家喻户晓,但是你知道燕子为什么每年要去南方过冬,或者要怎么过去吗?这个南方到底有多南,为什么有的南方人几乎很少看到燕子呢?

留鸟与候鸟

世界上的鸟类共约有9000多种,我国有1186种,占世界总数的14%,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根据鸟类迁徙的习性,大致可以分为留鸟、候鸟两种

鸟的种类

留鸟顾名思义,指终年在其出生地生活,活动范围较小,不随季节迁徙的鸟类,比如鹰、麻雀等等。南方因环境适宜所以留鸟的种类较多,而北方的留鸟多为耐寒种类,比如松鸡、雪鸡等。

候鸟则是指随季节定时迁徙的鸟类,比如燕子、大雁等。再具体一些,可以分为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三类。夏候鸟和冬候鸟是按其所在的地域决定,在某地避寒就是那个地方的冬候鸟;在某地繁衍,就是那个地方的夏候鸟。

候鸟的季节旅途

例如,大雁春季在西伯利亚繁衍,秋季历时1-2两个月从西伯利亚飞到我国南方过冬,那么对西伯利亚来说,大雁是夏候鸟,对我们来说,大雁就是冬候鸟

旅鸟则有些特别,指迁徙途中只是单纯地经过某一地区,在那里既不繁衍,也不越冬的鸟类。比如游隼从西伯利亚到澳大利亚越冬,途中经过我国,对我们来说,游隼就属于旅鸟

自由的旅鸟

其实除了留鸟和候鸟外,还有一种是漂鸟。它们在繁殖期结束后,就会到处漂泊,四海为家,哪儿的食物好吃就往哪儿飞。

鸟候迁徙的原因

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维持自身代谢的一种本能。冬季受北方的繁殖地区气温下降、食物减少的影响,候鸟会飞到气候温和、食物较多的南方。如此一来,既能避开北方的严寒,也能躲掉南方的酷暑。

候鸟迁徙的意义

不仅如此,迁徙也可以扩大鸟类的生存空间。不同的种群向新的地区扩散,促进了种群间的交配在促进生物进化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燕子南飞

燕子就是候鸟的一种,通常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到了冬天,大部分昆虫进入休眠状态,燕子不善于捕食虫蛹、幼虫,缺少食物来源,所以燕子选择去南方过冬。

南飞的燕

那么问题来了,南方又指哪里呢?地理课上老师讲过,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可为什么位于我国南方的小伙伴们又很少看到燕子的踪迹呢?

实际上,燕子秋冬季会迁徙到东南亚地区,甚至有的“南”到了赤道附近,再勇敢一些的燕子,到南半球也不是不行。只有部分家燕会选择留在我国云南、海南岛及台湾地区。所以燕子眼中的南方,是以赤道为分界线的南半球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从迁徙分布图来看,东亚的燕子去往东南亚;澳大利亚、中亚的燕子飞往南亚、印度一带;欧洲的燕子飞往非洲;北美洲的燕子飞到南美洲。

不同种类的燕子迁徙的路线也不同,像中国东部的家燕和金腰燕多飞往中南半岛、印尼一带;新疆的燕子则飞往南亚,甚至会一路勇闯天涯达到非洲。

非洲卫星图与气候类型划分

如此遥远的距离,对燕子来说也是它们生命里风险最高的行为。天敌、环境、猎杀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给燕子的南飞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燕子每次迁徙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当然,迁徙的过程中并不是真的不吃不喝。燕子是最擅长飞行的鸟类之一,因为燕子的腿部力量小且爪子也不大,无法像其他鸟类一样正常站立,所以把所有的技能点都点在了翅膀上

近观燕子

飞行过程捕食昆虫对它们来说不是难事,甚至交配活动也是在空中完成。除了睡觉喝水筑巢生崽崽,燕子还可以不停地飞。

燕子的飞行速度极快,雨燕的速度达到48m/s,是飞得最快的鸟类。迁徙过程中一天几公里的路途,燕子甚至不需要加速。如果昼夜不停,燕子一天飞行距离可以达到1200公里以上。

看到燕子就想到春天

燕子的寿命在10年左右,除去日常生活的飞行,单燕子一生的迁徙距离就可达50万公里。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相当于绕赤道12.5圈。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候鸟的南飞迁徙

虽然候鸟在春秋两季会沿着固定路线迁徙,但没有一只候鸟的飞行路线是直的。一方面来说不同地区的风向不同,候鸟更多的会选择“搭顺风车”。如此一来,虽然路走远了,但同样速度也比原来快了许多。

另一方面幼鸟无法抵抗海上的强风,为了能够让幼鸟及时补充水分,候鸟会寻找其他的淡水补给地。同时陆地上的热空气能帮助鸟类在空中滑行保存体力,所以大海是候鸟避开的选项

陆地热空气形成如图所示

全球候鸟的九大国际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西亚-东非、西太平洋、中亚四条迁徙线过境中国,我国将其重新整合为三大国内迁徙线:东线、中线、西线。顾名思义,三条线分别位于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

东线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迁徙线,位于东部沿海。地势缓和,温度适宜等绝佳的生存环境,吸引着无数来自我国东北、华北东部以及俄罗斯等国外北方地区的候鸟前赴后继,是所有迁徙路线中最拥挤的

全球候鸟迁徙主要路线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把某一物种发生灭绝的危险程度划分为“无危”,“易危”,“濒危”,“极危”等九个等级。“濒危”是其中比较容易发生灭绝的物种。

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等三个基本都存在比较大的灭绝危险,被统称为“受威胁动物”。东线有全球范围受威胁鸟类中的36种,几乎是其他迁徙线上的总和。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时间、远距离的迁徙使得候鸟们在途中只能在固定驿站停留,所以在外部环境和身体机能的刺激下,候鸟迁徙前会疯狂进食积蓄能量,以维持迁徙时的体能消耗。如此,东线沿途的湿地就成了候鸟为数不多的停留中,重要的补给地

那迁徙过程真的这么舒服吗?

2021年9月28日,一只斑尾塍鹬刷新了候鸟的连续飞行纪录。它用十天的时间从阿拉斯加飞往澳大利亚东海岸,飞行距离达到13000多公里。

斑尾塍鹬

为了早日达到目的地,候鸟会在飞行时见缝插针的休息。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大军舰鸟,滑翔过程中会有12秒的短暂睡眠。

除了不间断的飞行挑战体能的极限,外部环境也给候鸟的迁徙带来极大考验东亚优渥的环境条件不仅能够吸引鸟类,也吸引了大量人类定居。人类建筑物中的人造光源会干扰鸟类的视线,误以为是星光或者晨光的方向,错误的判断会使候鸟一头撞上建筑物或车辆。且大量的建筑物极大压缩了鸟类的栖息空间,对于休息机会本就不多的候鸟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玻璃幕墙反光

尽管东线的生存环境被逐步压缩,但平坦开阔的地形和充足的食物来源还是给候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位于内蒙古东、中部草原等地区的候鸟,飞的则是同属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路线的中线。这条路越往南地势起伏越大,甚至会深入山谷。

中线途径黄河流域的河套平原,吃饱喝足后,再往南就是太行山这样南北走向的山脉。在这里,候鸟就可以借助山谷里的强风飞行,节省体力继续南下,遇到下一个补给地:三门峡黄河湿地在这里越冬的大天鹅几乎占了全国的一半

黄河三门峡湿地

略微整顿后,候鸟就要开始翻山越岭了。秦岭这样东西方向的高山虽然是迁徙途中的阻碍,但对候鸟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地标。在没有晨光星光指路的白天,依赖视觉的候鸟可以通过太阳、地标或者地磁辨别方向

秦岭地理位置

在山中,候鸟的固定迁徙路线则被当地人称作“千年鸟道”。这条路既是候鸟的必经之路,也是山中各路狩猎者埋伏的地方。经历过这场生死考验后,候鸟就可以抵达四川盆地、华中等地方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冬天了。

但是坎坷的中线在西线面前,一切显得有些波澜不惊。西线是多条迁徙路线的交汇地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西亚-东非迁徙、中亚迁徙线都会经过这里,因此这条线候鸟的种类就更加多样了。

忙碌迁徙的候鸟

我国第一大湖青海湖是最忙碌的候鸟驿站之一,约7万只候鸟在这里等待起飞或者抵达越冬。候鸟从青海湖出发,先要翻越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阿尼玛卿山,南下前往黄河源头最大的两个淡水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进行补给。

毕竟,之后就没有海拔比阿尼玛卿山还低的山了。候鸟休息过后便接着飞跃海拔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和平均海拔近6000米的唐古拉山。

各大山脉位置

可是,西线的候鸟又是如何在高寒缺氧的地方迁徙飞行呢?

因为这些候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极强的亲氧性,尽管西线环境氧气稀少,但身体的机能同样可以获取足够的氧分子满足迁徙的需要。

血红蛋白

唐古拉山脉过后,就进入了西藏境内,纳木错、雅鲁藏布江等天然驿站资源丰富到让候鸟目不暇接——为接下来要翻越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做准备。而候鸟迁徙的高度通常在1000米以下,小型候鸟甚至不会超过300米。

当然,也不是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更多的候鸟选择延南北方向的邛崃山和横断山南下,最后抵达川西地区和云贵高原越冬。毕竟迎难而上,挑战极限自古以来都只是人类自己的乐趣。

云贵高原带

候鸟们会在南方渡过生命中的一段时光,等来年春天,候鸟会启程回到敌害相对较少、资源丰富的北方,在那里开始孕育新的生命,开启新的轮回。

候鸟的迁徙与保护

一直以来,候鸟的迁徙被人们当成生物的本能,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传承。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候鸟迁徙的习惯在悄然改变

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为了躲避全球变暖带来的异常气候,有的候鸟改变了迁徙时间,有的候鸟偏离了路线;为了找到足够的食物,有的留鸟开始迁徙,有的候鸟选择留在食物充沛的垃圾场。

以往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在快速改变,适合的栖息空间被人类建筑不断压缩,对鸟类而言,迁徙不是什么必须坚持的“信念”,活着就好。

人类乱砍乱伐导致鸟儿无处可依

当然,人类在意识到这一点后,也采取了相对应的行动。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重建重要湿地,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的法律法规等等,虽然可能已经无法改变一些既定的现实,但是我们同样希望现在改正不算太晚。

目前,国家已经建立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1693处湿地公园。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鄱阳湖,在近五年的时间里,越冬候鸟从30多万只增加到70多万只。一切都在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

美丽的鄱阳湖湿地

希望人类的保护,能让自然重新见证大迁徙时生命的波澜壮阔,也希望这样的保护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自然回归原有的平衡。保护候鸟,保护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其实不是在保护鸟类,而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上一篇:白羊山

下一篇:cad快捷方式